[发明专利]一种逆相变铌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7151.1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6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余灿生;常智渊;苏冠侨;郑之旺;陈述;王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1D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蒋勇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合金 化轻质 高强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逆相变铌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高强钢为一种包含有下述重量份组分的热轧钢板,所述的重量份组分为C:0.15%~0.25%,Si:0.20~0.50%,Mn:4.5%~5.3%,P≤0.020%,S≤0.010%,Als:2.5%~3.5%,Nb:0.010~0.050%,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完成逆相变退火的所述轻质高强钢的屈服强度为570~630MPa,抗拉强度为700~800MPa,伸长率A50为30.0~34.0%;其组织由8%-15%的条带状δ铁素体+40%-45%的铁素体+30%-47%的板条状马氏体+5%-10%的残余奥氏体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相变铌微合金化轻质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量份组分为C:0.18~0.20%,Si:0.25~0.35%,Mn:4.8~5.2%,Al:2.8~3.2%,P≤0.015%,S≤0.010%,Nb: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3.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轻质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方法至少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逆相变退火几个步骤;
其中,冶炼工序:根据轻质高强钢的化学成分进行冶炼,通过铸造成板坯;
热轧工序:将板坯经过加热到1230±20℃并保温4小时,去除氧化铁皮进行5道次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5%,精轧开轧温度≥1030℃,采用7道次精轧,其终轧温度为850~950℃,经控制冷却后进行卷取,卷取温度为620~680℃,保温2小时后随炉空冷;
逆相变退火:利用罩式退火炉以4~7℃/min的速度将带钢缓慢加热至780~820℃,保温4~6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轻质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逆相变退火后带钢中的C、Mn、Al元素共同作用后以κ-碳化物形式存在,其中κ-碳化物的化学式为(Fe,Mn)3Al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71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