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集成度纳米墙集成电路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13345.4 申请日: 2022-04-20
公开(公告)号: CN114899235B 公开(公告)日: 2023-06-13
发明(设计)人: 廖永波;刘金铭;李平;杨智尧;刘仰猛;刘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9/78 分类号: H01L29/78;H01L21/336;H01L29/06;H01L29/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集成度 纳米 集成电路 结构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集成度纳米墙集成电路结构,涉及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IC)领域。基于与传统IC中MOSFET不同的器件物理原理,该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高集成度的纳米墙集成电路单元结构(Nano‑Wall FET,简称NWaFET)。NWaFET可以提高IC的集成度、显著缩短沟道长度、提高器件沟道宽长比调整的灵活性,节约芯片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平面MOSFET结构在22nm之后逐步被三维的FINFET所取代。FINFET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教授于2000年左右正式发表论文提出;FINFET的沟道区域是一个被栅极三面包裹的鳍状半导体,三面栅结构增强了栅控能力,有效的抑制了短沟道效应,使得摩尔定律得以延续。沿着FINFET三面栅结构的思路,在5nm节点以后,人们提出了四面栅结构的GAAFET(栅极全包围场效应晶体管)结构。

MOSFET分为N型和P型,N型的沟道载流子为电子,P型的沟道载流子为空穴,而电子迁移率约是空穴迁移率的3倍,所以在CMOS工艺中,为了形成对称的互补电特性,在相同沟道长度条件下,每个PMOS的沟道宽度是NMOS宽度的3倍。在传统平面MOSFET中,常使用折叠栅的方法展宽沟道,在FINFET中,则大多由3个PMOS并联的方法实现,两者都大大增加了集成电路的面积,限制了集成度的提高。

DIBL(漏极诱生势垒降低)效应是平面MOSFET进入小于22nm工艺节点以后,阻止其进一步缩小的主要问题。近十年来,人们采用了FDSOI、FINFET和GAAFET等方法,在“等比例缩小”基础上,利用MOS栅极作用,使沟道区“全耗尽”的方法,来克服短沟道MOSFET的DIBL效应,基于全耗尽理论的FINFET和GAAFET必须要将沟道区三面或四面包裹,才能实现MOSFET功能。以NMOSFET为例,全耗尽原理要求P-Well为本征或低掺杂;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是:第一,需要用栅极包裹硅沟道区,从而降低了集成度;第二,MOSFET的宽长比调整很不方便,就FINFET而言,在Fin的高度、宽度被工艺固化、Lch已经是最小的条件下,想要增加宽长比只能采用多管并联方式。多管并联意味着宽长比是以成倍增加的方式实现的。这对需精确控制宽长比的模拟IC而言,无疑是十分不方便的。

传统的MOSFET,包括平面MOSFET、SOIFET、FINFET和GAAFET等,结构决定了,以NMOSFET为例,P-Well的掺杂浓度是远低于源漏区浓度的。即便轻掺杂源漏区(LDD)存在,也不能本质改变这种状况。因为,“轻掺杂源漏区”术语中所指“轻掺杂”是对重掺杂源漏区而言。LDD的掺杂浓度一定是高于P-Well掺杂浓度的。这是由硅栅源漏自对准离子注入(含退火)工艺决定的。PN结的雪崩击穿电压是由低掺杂浓度一侧决定,也就是说,P-Well浓度和沟道长度Lch决定了传统MOSFET的雪崩击穿电压BVDS。正因如此,IEEE IRDS预测了:今后,摩尔定律前进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单个晶体管的栅极长度Lch将缓慢缩小,直至2028年,Lch缩小到12nm,此后,Lch将不再能缩小。在28nm工艺节点以前,Lch一直可以随特征尺寸Lf而减小,所以IC的集成度每18~24个月翻一倍。这是摩尔定律最核心内容。2028年,进入1.5纳米工艺节点后,Lch不能再缩小;这意味着摩尔定律届时寿终正寝。由于MOSFET的工作频率fo~1/Lch2,这意味着现有的FINFET和GAAFET高频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集成度优于FinFET和GAAFET、最短沟道长度Lch显著短于FinFET和GAAFET以及MOSFET栅极宽长比调节的方便性明显优于FinFET和GAAFET的IC基本结构,我们称之为一种具有高集成度的纳米墙集成电路单元结构(Nano-Wall FET,简称NWaFE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