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体飞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3027.8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昕;郭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B64C3/56;B64C3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体 飞行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变体飞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两个机翼,分别固定于机身的中后部两侧,用于产生升力;两个翼尖,可拆卸地连接于机翼远离机身的一端,两个翼尖关于机身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杆,可转动地跨接位于机身同一侧的机翼与翼尖;两组副翼,对应设置于两个翼尖的后缘,每组副翼包含多段副翼,每组副翼相对于翼尖可偏转以产生气动力和滚转力矩;其中,在气动力和滚转力矩的驱动下,两个翼尖围绕两个连接杆向机身内侧同步转动直至倾斜锁定于机身,两个翼尖形成V型尾翼;在气动力和滚转力矩的驱动下,两个翼尖围绕两个连接杆向机身外侧同步转动直至与两个机翼的外端平齐对接,两个翼尖展开形成单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体飞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翼飞机是一种没有尾翼,机身的主要部分隐藏在厚厚的机翼内的飞机。飞翼布局是飞翼飞机的气动布局一体化设计的最佳布局之一,通过翼身融合来实现一体化,与常规飞机相比较,飞翼布局取消了平尾、升降舵、垂尾和方向舵等,飞机整体构成一个升力面,从而提高气动效率,增大航程。同时,飞翼布局采用高度翼身融合设计,外形光滑,又无外挂等突出物,具有良好的雷达隐身性能,军事应用潜力大。
但是,飞翼布局的发展也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翼展的增大受机场起降条件、低空不稳定气流、飞机结构强度与刚度、飞行所需机动性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其增升减阻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平尾和垂尾,飞翼布局的俯仰、偏航操纵力矩小,俯仰、偏航操纵不稳定,配平较为困难,无法进行超声速飞行和大范围机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飞翼飞机的飞翼布局的上述局限性,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体飞翼飞行器,具备飞翼式布局和飞翼+V形尾翼布局两种模式,环境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可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体飞翼飞行器,包括:机身;两个机翼,分别固定于机身的中后部两侧,用于产生升力;两个翼尖,可拆卸地连接于机翼远离机身的一端,两个翼尖关于机身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杆,可转动地跨接位于机身同一侧的机翼与翼尖;两组副翼,对应设置于两个翼尖的后缘,每组副翼包含多段副翼,每组副翼相对于翼尖可偏转以产生气动力和滚转力矩,其中,每组副翼内的多段副翼通过向上/向下偏转控制翼尖的升力减小/增加,每组副翼内的不同段副翼通过差动产生滚转力矩;其中,在气动力和滚转力矩的驱动下,两个翼尖围绕两个连接杆向机身内侧同步转动直至倾斜锁定于机身,两个翼尖形成V型尾翼;在气动力和滚转力矩的驱动下,两个翼尖围绕两个连接杆向机身外侧同步转动直至与两个机翼的外端平齐对接,两个翼尖展开形成单翼结构。
进一步地,机身的中部两侧各自设置有凸台,凸台的位置与两个翼尖同步转动至机身时的投影位置相对应;在两个翼尖同步转动至机身时,两个翼尖与凸台相对接。
进一步地,在气动力和滚转力矩的驱动下,两个翼尖围绕两个连接杆同步转动至两个机翼的上方,两个翼尖和两个机翼共同形成双翼结构。
进一步地,两个翼尖沿机身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连接杆沿机身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机翼上开设有凹槽;在翼尖与机翼的外端平齐对接时,连接杆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的材料选用柔性变形蒙皮或者可伸缩蒙皮。
进一步地,每组副翼内的不同段副翼同步偏转或者差动偏转。
进一步地,翼尖与机翼之间的可拆卸地连接,以及翼尖与机身之间的倾斜锁定,各自采用固定销与锁止孔的配合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提供的变体飞翼飞行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