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穿梭质粒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998.0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霆;鲁薪安;刘光华;谢城源;修憬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15/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拥;张广育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穿梭 质粒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穿梭质粒及其用途,该病毒穿梭质粒在5’端到3’端之间包括插入片段,所述插入片段包括Lac操纵子来源的lac启动子、氯霉素抗性基因Cmr和致死基因ccdB。该病毒穿梭质粒能够用作病毒穿梭质粒通用型骨架使用,能有效地提高阳性克隆率,使筛选阳性克隆不需要特殊试剂,操作简单,节省大量时间和阳性克隆筛选成本,并且降低了产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结果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毒穿梭质粒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基因克隆技术,又称重组 DNA 技术,是将目的基因与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 进行体外重组,获得新的重组DNA后导入受体细胞中表达相应蛋白,以研究蛋白结构与功能及其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创建的经典基因克隆技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并酶切特异DNA序列的特性,使目的DNA片段和载体产生平末端或粘性末端,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酶切后的目的DNA片段和载体连接成重组DNA分子。后续通过菌落PCR、质粒酶切、测序等方法进行筛选和鉴定。
无缝克隆技术在引物设计及目的DNA片段的扩增阶段,与常规PCR法是相同的,和经典基因克隆技术的差异在于载体末端和引物末端应具有 15~20 个同源碱基,由此得到的 PCR 产物两端便分别带上了 15~20 个与载体序列同源性的碱基,通过相关酶试剂处理,同时除去载体与目的DNA上同源片段的双链中的一条链,这样载体和目的DNA两端就露出了能够互补配对的序列,依靠同源序列碱基间的配对能使载体和目的DNA较为紧密的连在一起而无需酶联,直接用于转化;无缝克隆技术是一种新的、快速、简洁的克隆方法,可以在质粒的任何位点进行插入一个或多个目的基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在技术上越来越便捷,但筛选阳性克隆却是一件繁琐、费时的工作。
因此,仍然迫切需要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成本,阳性克隆筛选率高的筛选阳性克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阳性克隆率的病毒穿梭质粒及其用途,该病毒穿梭质粒能够用作病毒穿梭质粒通用型骨架使用,能有效地提高阳性克隆率,使筛选阳性克隆不需要特殊试剂,操作简单,节省大量时间和阳性克隆筛选成本,并且降低了产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结果的概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病毒穿梭质粒,其在5’端到3’端之间包括插入片段,所述插入片段包括Lac操纵子来源的lac启动子、氯霉素抗性基因Cmr和致死基因ccdB。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病毒穿梭质粒可以为腺病毒穿梭质粒、腺相关病毒穿梭质粒或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可以为慢病毒穿梭质粒。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慢病毒穿梭质粒自5’端到3’端还包括:
---5’LTR;
---Psi(ψ)包装信号(HIV-1 Ψ);
---输出元件(RRE);
---中央多聚嘌呤区/中央终止序列(cPPT/CTS);
---CMV增强子(CMV enhancer)
---与插入片段可操作地连接的启动子(CMV Promoter);
---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
---猿猴病毒40启动子(SV40启动子);
---杀稻瘟菌素(BSD);
---3’LT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