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脊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2802.8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凯;蒋紫仪;管立桦;赵荟菁;张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L27/18;A61L27/5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人工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脊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在圆柱形芯轴外侧紧密环绕多根金属丝制作螺旋脊收集器,将该螺旋脊收集器固定在静电纺丝机上,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螺旋脊人工血管,制得的螺旋脊人工血管内壁带有多条螺旋脊,能够诱导血液产生旋动流,不仅可以提高近壁面血流速度和壁面剪切应力,而且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由该螺旋脊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制得的螺旋脊人工血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旋脊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血管的研究和发展,内壁带有螺旋脊的人工血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是基于人体内旋动流的理论。研究表明,血液在内壁带有螺旋脊的人工血管中更容易形成旋动流,旋动流能扫除漩涡区、分离区、血流紊乱区,使血流更加稳定的同时提高近壁面血流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从而抑制内膜增生、血栓粘附等,对降低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再狭窄、提高长期通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脊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以制得内壁带有螺旋脊的人工血管,血液在该人工血管内易形成旋动流。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旋脊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直径为D的螺旋脊人工血管,包括如下步骤:
S1.螺旋脊收集器制备:
(1)提供圆柱形芯轴和n根可弯曲定型的圆柱形金属丝,芯轴的直径为D1,金属丝直径为D2,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使D1=D2/sin(180°/n)-D2;
(2)使n根金属丝平行于芯轴、并排环绕在芯轴外周面上,将n根金属丝的第一端与芯轴连接;
(3)使n根金属丝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沿芯轴外周面朝预定方向同步旋转预定角度,使n根金属丝呈螺旋脊状紧密环绕在芯轴外周面上;
(4)将n根金属丝的第二端与芯轴连接,得到螺旋脊收集器;
S2.静电纺丝液配置:
以聚L-丙交酯-己内酯(PLCL)或聚氨酯(PU)为溶质,以六氟异丙醇、三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浓度为8%~12%的静电纺丝液溶液;
S3.螺旋脊人工血管成型:
安装所述螺旋脊收集器在静电纺丝机上,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在所述螺旋脊收集器的周向外侧形成预定厚度的静电纺丝层;
S4.脱模:
将螺旋脊收集器自静电纺丝机取下,使所述静电纺丝层与螺旋收集器分离,得到螺旋脊人工血管。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S1中,所述预定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所述预定角度为30°~6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D设置为4~9mm,步骤S1中,D1设置为2~5mm,D2设置为1~2m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金属丝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螺旋脊人工血管的长度,芯轴的长度比金属丝的长度大15%~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S1中,金属丝的第一端、第二端通过卡扣与芯轴固定连接,金属丝的第一端、第二端与芯轴的对应端部之间设置预定距离。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S3中,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注入静电纺丝机的正压注射泵和负压注射泵,开启该静电纺丝机,旋转电机带动所述螺旋脊收集器旋转,正压喷丝针头、负压喷丝针头从两侧朝向所述螺旋脊收集器喷丝,在所述螺旋脊收集器的周向外侧形成厚度为100~160μm的静电纺丝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2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