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扣件系统中直接作用于钢轨的扣垫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0117.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颜湘;邓娇;彭少飞;刘韦;陈国平;姚春勇;何俊;欧阳斌;邱奕;付俊峰;李华伟;白建军;牛瑞;罗信伟;宫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44 | 分类号: | E01B9/44;E01B9/40;E01B9/62;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扣件 系统 直接 用于 钢轨 组合 结构 | ||
1.一种轨道扣件系统中直接作用于钢轨的扣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扣压在钢轨(44)两侧的轨道减振调距块(2)和垫在钢轨(44)底下的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组成,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两侧分别与钢轨(44)两侧的轨道减振调距块(2)作防水性连接,所述轨道减振调距块(2)具有贴压在钢轨(44)侧边的减振层(4),所述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为多层体,相邻两层之间具有非线性变刚结构;通过增加钢轨(44)一侧轨道减振调距块(2)在该侧轨脚(48)边缘区域的厚度和减小钢轨(44)另一侧轨道减振调距块(2)在该侧轨脚(48)边缘区域的厚度能实现钢轨(44)的横向调距;所述减振层(4)具有成角度一体成型的减震压片(5)和减震侧片(6),减震压片(5)贴压在轨脚(48)侧边以上的钢轨(44)侧面,减震侧片(6)贴压在轨脚(48)侧边,固压层(7)具有成角度一体成型的上固压片(8)和侧固压片(9),上固压片(8)贴压在减震压片(5)外,侧固压片(9)贴压在减震侧片(6)外,增减侧固压片(9)的厚度实现钢轨(44)调距;所述上固压片(8)和侧固压片(9)分别具有凸台一(11)和凸台二(12),凸台一(11)和凸台二(12)相连接,所述减震压片(5)和减震侧片(6)分别具有与凸台一(11)和凸台二(12)相吻合的缺口一(14)和缺口二(15),所述缺口一(14)和缺口二(15)相连通,固压层(7)贴压在减振层(4)时凸台一(11)和凸台二(12)分别卡合在缺口一(14)和缺口二(15)内;所述凸台一(11)的高度小于减震压片(5)的厚度;在固压层(7)的侧固压片(9)上基于凸台二(12)设有凸起的凸台三(13),减振层(4)的减震压片(5)与减震侧片(6)结合处设有开口向下的卡槽一(37);在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两侧设有侧壁(39),在侧壁(39)上设有与凸台三(13)对应的缺口三(16);当轨道减振调距块(2)与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卡接时,凸台三(13)卡合在缺口三(16)内,侧壁(39)的上端部位于卡槽一(37)内;所述轨道减振调距块(2)的纵向长度大于钢轨下方铁垫板(47)的纵向长度,所述固压层(7)外侧具有纵向的挡雨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扣件系统中直接作用于钢轨的扣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固压片(8)内侧布设有多个浮点(10),在减振层(4)外侧设有与浮点(10)对应的凹坑,固压层(7)贴压在减振层(4)时,浮点(10)压陷在减震压片(5)外侧面的凹坑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扣件系统中直接作用于钢轨的扣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下复合减振垫板(3)由上弹性层(18)、下弹性层(19)和中间支撑层(20)构成;所述上弹性层(18)的上表面具有多道上纵向压胀槽(21)和与上纵向压胀槽(21)相通的多道上横向压胀槽(22),上纵向压胀槽(21)贯通上弹性层(18)的前端端部和后端端部;多道上纵向压胀槽(21)和多道上横向压胀槽(22)将上弹性层(18)的上表面分割成多个上贴压面(23);所述下弹性层(19)的下表面具有多道下纵向压胀槽(24)和与下纵向压胀槽(24)相通的多道下横向压胀槽(25),下纵向压胀槽(24)贯通下弹性层(19)的前端端部和后端端部;多道下纵向压胀槽(24)和多道下横向压胀槽(25)将下弹性层(19)的下表面分割成多个下贴压面(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扣件系统中直接作用于钢轨的扣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向压胀槽(21)与下纵向压胀槽(24)之间和上横向压胀槽(22)与下横向压胀槽(25)之间均为错位设置,下纵向压胀槽(24)位于纵向成列的上贴压面(23)的正下方,下横向压胀槽(25)位于横向成行的上贴压面(23)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1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