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9273.6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宇;吉长印;李红磊;吕菲;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48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包括高镍团聚型大颗粒;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以及包覆物,其包覆在所述高镍团聚型大颗粒与所述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的表面。本发明的高镍正极材料,其能够在极片制备时减少受压开裂的不良情况,维持团聚型大颗粒的结构稳定性;减少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材质及功率损失,提高电池循环保持率;颗粒间接触更紧密,降低界面阻抗,从而降低DCR,减少电池能耗,通过极速升温二次焙烧工艺,在缩短了升温、保温时间的基础上,提升了包覆效果,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电池循环性能的有益功效。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小、电化学性能好及便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急速发展,高续航、高安全性的动力汽车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需求。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是增加电动汽车使用里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提升能量密度成为各类电池现阶段的研究重点。电池中质量占比40%以上的正极材料决定了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对应正极极片需提高其碾压密度,正极材料需提高其压实密度。
正极材料中团聚型大颗粒样品其粒径的增加会提高其压实密度,但会面临前驱体制备难度增加及正极材料颗粒抗压强度降低等问题,单晶型小颗粒具有材料结构稳定、容量高、长循环好等优点,但存在界面阻抗高、压实密度低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高镍正极材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高镍正极材料可降低材料颗粒受压开裂情况,并维持高镍大颗粒的稳定性,减少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的材质及功率损失,同时提高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镍正极材料,其包括:
高镍团聚型大颗粒,所述高镍团聚型大颗粒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Al(1-x-y-z)O2,其中0.88≤x≤1,0<y≤0.12,0<z≤0.12,1-x-y-z≥0;
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所述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化学式为LiNiaCobMncAl(1-a-b-c)O2,其中0.8≤a≤1,0<b≤0.2,0<c≤0.2,1-a-b-c≥0;
以及包覆物,所述包覆物包覆在所述高镍团聚型大颗粒与所述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物所含元素选自W、B、Al或Ce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高镍团聚型大颗粒与所述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的质量比为(1~9):1。
进一步的,所述高镍团聚型大颗粒的粒径为8~20um,所述高镍团聚型/单晶型小颗粒的粒径为2~7u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一次焙烧、粉碎、水洗、烘干、筛分得到化学式LiNixCoyMnzAl(1-x-y-z)O2的高镍团聚型大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