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主梁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1981.5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磊;周俊龙;刘晓敏;马慧杰;李飞;谢朋林;强伟亮;李晓鹏;耿文宾;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06;B28B1/04;B28B23/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永芬 |
地址: | 30045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运输 架设 一体化 施工 方法 | ||
一种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主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S1预制梁场选址和场地处理;S2主梁预制;S3主梁运输;S4主梁架设。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运输车作为制梁台座,节约了制梁台座混凝土材料的投入,模块化运输车通过纵向和横向连接组成制梁台座,其平面尺寸在长度和宽度方向能适应各种尺寸的主梁,模块化运输车具备顶升功能和横移功能,主梁架设无需汽车起重机或架桥机等起重安装设备,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城市桥梁新建和主梁更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主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桥梁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有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整跨预制主梁具有尺寸大、重点大、安装难的特点,目前整跨预制主梁施工一般分为独立的三步,即预制、运输和架设,需利用运梁车配合龙门吊、起重机或架桥机等大型起重设备进行搬运、运输和安装,涉及的起重设备多、搬运次数多。目前尚无集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作为预制台座,运输和架设主梁,实现了整跨预制主梁的一体化施工。该技术无需额外的大型起重设备,架设迅速,可开展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在城市交通繁忙路段施工架设和城市高架桥梁主梁更换施工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实现快速装配化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主梁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运输和架设一体化的主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
S1预制梁场选址和场地处理:a.选取适宜的梁场位置和对梁场进行场地处理,梁场位置距离桥梁建设地点应不大于20公里;b.选定预制梁场后根据场地条件制定场地处理方案,进行场地平整和硬化,场地平整要求场地内坡度满足排水条件,场地硬化应结合场地条件铺设碎石和浇筑混凝土硬化,满足车辆通行和材料进出场;c.制梁台座位置设置扩大基础或桩基础,减小制梁台座沉降,满足强度和沉降要求;
S2主梁预制:a.采用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作为预制主梁的制梁台座;b.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就位后锁止固定,安装主梁液压钢模板,吊装绑扎完成的钢筋骨架入模,浇筑混凝土入模,对主梁进行混凝土振捣和养护,养护至设计规定强度,拆除主梁侧模,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c.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主梁一次顶升,拆除两端模块化运输车及底模支架,完成主梁的预制;
S3主梁运输:a.运输前将主梁与模块化运输车采用钢丝绳固定,b.运输前对计划路线进行实地踏勘,沿踏勘确认的路线运输主梁,模块化运输车自身具备动力,携运主梁至桥梁建设处,运输过程中在模块化运输车首尾各设置一辆护送警示车,防止其他车辆靠近;
S4主梁架设:a.具备主梁架设条件后,模块化运输车携运主梁至两墩柱之间位置的一侧,进行第一次平面粗定位,保证主梁两端沿纵向位置与支座对齐;b.解除固定主梁的钢丝绳,准备主梁顶升,顶升至超过设计标高0.5m;c.模块化运输车携运主梁横移至2个墩柱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精确定位,采用千斤顶进行落梁,将主梁落于墩柱支座上,完成主梁架设。
所述的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包括在模块化运输车上安装液压支腿,当进行主梁预应力张拉时,主梁为简支受力状态,主梁重量全部由模块化运输车两端的运输车承受。
所述的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包括在模块化运输车上安装4套液压顶升设备,液压顶升设备用于顶升箱梁移除模块化运输车两端的运输车和主梁架设顶升,液压顶升设备最大一次顶升高度为1.5m。
所述的液压顶升设备插入顶升设备标准节增加顶升高度,适用各种高度的顶升需求。
所述的改进的模块化运输车包括在模块化运输车上安装装配式支架底模,装配式支架底模包括支架和底模板,支架进行竖向拼装,支架竖向高度最小为1.5m,底模板进行横向和纵向装配拼装,适用各种尺寸主梁预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1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