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助焊膏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1985.X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武信;柳丽敏;秦俊虎;何欢;熊晓娇;钱斌;张欣;段雪霖;卢红波;何江华;吕金梅;何禹浩;王艳南;龙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6 | 分类号: | B23K35/36;B23K35/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助焊膏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稳定性助焊膏及制备方法,所述助焊膏包含复配松香30‑45wt.%、复配触变剂3‑10wt.%、复配活性剂3‑12wt.%、复配有机溶剂30‑50wt.%、抗氧剂1‑6wt.%。本发明的助焊膏制备方法可提高体系内物质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保持助焊膏的高活性,同时提高了稳定性。使用本发明所述物料制备的高稳定性助焊膏与焊粉配制成锡膏,其储存稳定性、印刷稳定性、焊接性能都较其他锡膏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锡膏用助焊膏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助焊膏是助焊剂中的一种,因其常温呈膏状,故称助焊膏。助焊膏由有机酸、有机胺、松香树脂、有机酰胺、有机溶剂、增粘剂、抗氧剂、触变剂等多种有机物配制而成,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助焊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各异。助焊膏是制备锡膏的主要原料。锡膏为灰色膏体,是伴随着SMT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焊接材料,是由助焊膏与焊锡粉按1:1体积比(或是1:9质量比)混合配制形成的膏状混合物,主要用于SMT行业PCB表面电阻、电容、IC等电子元器件的焊接。
锡膏应用较为繁琐,首先是将锡膏印刷到电路板焊盘上,接着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电阻、电容、IC按既定的程序精准贴印在有锡膏的焊盘上,再进行回流焊接。回流曲线温度设置必须根据锡膏的助焊膏体系及合金成分进行设置,应综合锡膏合金的熔点、助焊膏溶剂的沸点挥发点,松香树脂的软化点、活性剂的分解温度设置回流曲线温度。锡膏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性能包括了印刷成型性、触变性、稳定性、粘度、内粘性、润湿性、坍塌性、腐蚀性、焊点可靠性等,助焊膏性能优劣决定了锡膏性能的优劣。因此要配制综合性能优异的锡膏,必须先研发性能优异的助焊膏。
目前,市场上制备助焊膏的物料成千上万种,经过一代代科研人员的努力实践探索,优选10-20种物料按固定的比例形成配方,按固有的工艺将物料一一加入合成制备助焊膏,由于受化工原料中的水分、杂质、游离离子等的影响,生产的助焊膏不稳定,锡膏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证,常常表现为发干、异物、分层、虚焊、假焊、腐蚀、空洞等缺陷,给锡膏制造厂及应用电子厂都带来了很多困扰及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助焊膏及制备方法,以解决锡膏稳定性差、焊接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助焊膏,包含有复配松香30-45wt.%、复配触变剂3-10wt.%、复配活性剂3-12wt.%、复配有机溶剂30-50wt.%、抗氧剂1-6wt.%。
本发明所述复配松香由高软化点、高酸值松香与低软化点、低酸值松香复配而成,将高软化点、高酸值松香与低软化点、低酸值松香按质量比3~4:2~3进行熔化复配,待松香完全熔化至均匀的液态物且水分蒸发完后,用过滤器去除残渣,冷却得到复配松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高软化点、高酸值松香为AR-125、KE-604、HM-604、HL-640、KHR-130、RA-125、AR120、QHR-150、QHR-610中的一种;所述低软化点、低酸值松香为RHR-101、AX-E、AX-80、B-90、B-140、RHR-501、KE-311、KHR-70EX、BX-602、P-105中的一种或两种。
制备复配松香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低软化点、低酸值松香倒入熔化锅底层,再加入高软化点、高酸值松香。使用电加热炉进行加热,温度逐渐升高过程中,低软化点松香先熔化,高软化点松香也逐渐熔化,熔化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水分挥发完并形成透明均一的液态松香,用过滤器去除残渣,冷却后得到新结构的复配松香。这种复配松香有效去除了松香原料中的残渣,防止助焊膏乳化工艺中带入大纤维物质,同时有效去除了松香中的水分,防止因水分留在助焊膏中,导致锡膏焊接时产生飞溅引起大量锡珠的问题。复配的松香不仅保留了两种松香的理化性能,还提高了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复配触变剂由高熔点触变剂和低熔点触变剂按质量比1~2:2~3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9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