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4335.2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政江;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22 | 分类号: | A61K38/22;A61P29/00;A61P3/10;A61P3/04;A61P3/00;A61P9/00;A61P1/00;A61P25/00;A61P35/00;A61P31/0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钙素 制备 抗炎药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骨钙素在制备用于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或释放和/或促进巨噬细胞抗炎因子表达和/或释放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骨钙素具有抗炎活性,基于此本发明提出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以及治疗和/或预防炎症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通过外源补充骨钙素,进而特异地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预防巨噬细胞引发的炎性疾病,延缓炎症的发生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骨钙素(Osteocalcin)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由46-5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骨钙素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完全羧化(carboxylated)的骨钙素以及不完全羧化(undercarboxylated)的骨钙素。前者主要作为结构成份沉积于骨基质,而后者则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骨以外的多个外周器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各项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骨钙素可作用于胰腺,促进胰岛素生成以及β-胰岛细胞增殖,从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在雄性生殖系统中,骨钙素可通过对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中睾酮合成酶的调节,从而促进精子细胞的存活;骨钙素还可以作用于肌肉组织,促进糖和脂肪酸的吸收,对改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最有意思的发现是:骨钙素还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并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调节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GABA)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抑制焦虑样行为,改善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此外,有一系列临床观察性研究中发现,在糖尿病、肥胖症以及代谢异常的病人中,血清骨钙素含量与炎症因子具有负相关性。然而对骨钙素是否具有抗炎活性还缺乏直接证据;因此寻找骨钙素的抗炎活性对预防和延缓炎症相关疾病意义重大。
巨噬细胞是由骨髓系祖细胞首先分化成单核细胞后进入血液,并迁移至组织中最终分化而成。炎症发生时,巨噬细胞首先响应并释放多种因子进行调节。根据激活方式以及功能的差异,巨噬细胞分为经典型(M1型)和替代型(M2型)两类极化细胞。在细菌毒素LPS或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等刺激下,巨噬细胞被激活极化为M1型,表达和释放促炎性因子、活性氧等,具有杀灭病原体和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炎症反应发生的作用;与之对应,M2型极化巨噬细胞则是在Th2类细胞因子(IL-4,IL-13)等诱导下被激活,表达抗炎因子(如TGFβ,IL-10),具有消退炎症、促进组织生长和修复的作用。然而,骨钙素在巨噬细胞中功能,特别是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尚不明确。
因此,目前还缺乏针对骨钙素的抗炎研究,而通过骨钙素来抑制炎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骨钙素在制备用于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或释放和/或促进巨噬细胞抗炎因子表达和/或释放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炎症因子为白介素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
所述抗炎因子为TGFβ,IL-10和Arg1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骨钙素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抗炎药物为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或释放和/或促进巨噬细胞抗炎因子表达和/或释放的抗炎药物;
优选地,所述炎症因子为白介素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
优选地,所述抗炎因子为TGFβ,IL-10和Arg1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炎药物为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急性炎症,慢性炎症,以及糖尿病、肥胖症、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败血症、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
优选地,所述急性炎症为脂多糖诱导的急性炎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4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