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滑窗稀疏卷积去噪自编码器的缺失标记填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4234.5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G16B40/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疏 卷积 编码器 缺失 标记 填充 方法 | ||
1.基于滑窗稀疏卷积去噪自编码器的缺失标记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选择生物样本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对选取的基因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所需的目标序列集合;
步骤2,对于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PyVcf工具包,对原始vcf文件进行数据提取,找到每个位点对应的sample类,提取其中的GT数据作为基因型样本数据;对基因数据进行数值编码,得到数值数据集合;
步骤3,将数值数据集合通过修改位点和个体进行数据变换,针对不同的基因数据重新定制编码,转化为矩阵格式,得到整理后的样本集合;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样本集合,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得到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集合;
步骤5,将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通过不同占比的数据隐藏,转化为最终本训练模型所使用的数据集;
步骤6,构造稀疏卷积自编码器的解码器和编码器模型,选定初始的滑窗模型区间、神经元大小和区间参数;
步骤7,将待预测基因数据按照步骤6中初始滑窗模型区间分段,分别将每段的数据集通过模型的输入层,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对基因型数据的连锁关系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分别得到每组新的输出数据集;
步骤8,对于步骤7得到的每组输出数据集,舍弃边缘部分,按照预测的先后顺序将每组数据拼接得到预测后的基因型矩阵;对此基因型矩阵,提取所隐藏位点基因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并进行比对,计算填充精度;
步骤9,重复步骤7、8,根据每次得到的填充精度,优化自编码器参数和滑窗区间,找出最优的参数模型;
步骤10,将待预测的缺失基因数据集做预处理,转化为适配此模型的数据类型,放入步骤9中优化好的模型进行基因型的预测,输出基因型数据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滑窗稀疏卷积去噪自编码器的缺失标记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确定选择植物的具体染色体信息与位点信息;
步骤2-2,调用PyVcf工具包,循环逐个读取每个位点的染色体基因信息;
步骤2-3,在显示的信息词条CHROM,POS,ID,REF,ALT,QUAL,FILTER,INFO,FORMAT,sample_indexes,samples中,提取samples中基因型信息GT数据作为基因型样本数据;
步骤2-4,将基因型样本数据转化为最原始的基因型矩阵,针对基因型矩阵,将不同的基因型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定义为方便训练的编码数据;
步骤2-5,将不同基因型的变量编码为三种数字;
步骤2-6,将步骤2-5处理的数值集合样本,使用独热编码进行稀疏化操作,整理所有基因片段作为数值数据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滑窗稀疏卷积去噪自编码器的缺失标记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5中,所述编码具体为:“0|0”对应的基因型编码为“1”,“0|1”和“1|0”对应的基因型编码为“2”,“1|1”对应的基因型编码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滑窗稀疏卷积去噪自编码器的缺失标记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4-1,遍历生物样本信息,得到生物个体数目,并将生物样本的个体名称存入文件;
步骤4-2,读取步骤4-1的生物个体名文件,调用随机生成函数random(),对个体数目按9:1的比例划分,建立训练集个体名索引表和验证集个体索引表,并将两个索引表分别保存至文件中,分类结束后,核查两个文件个体数的比例大小;
步骤4-3,在Linux系统环境下使用bcftools工具,针对步骤4-2生成的训练集与验证集两个个体文件,按提取个体索引的方式将生物数据集合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步骤4-4,重复上述步骤五次,产生五组随机索引表下的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数据集合;
步骤4-5,利用R语言的数据处理手段,将每组产生的训练集与验证集由VCF格式转换成CSV格式,优化读取进度与数据处理,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4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