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和铜共掺杂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1660.3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菊;邵中祥;张杰;常乾洋;李丽;相国涛;江莎;李经方;谢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B82Y20/00;B82Y30/00;B82Y40/00;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铯铅溴钙钛矿 量子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1.一种钠和铜共掺杂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溴化铅、油酸、油胺、钠离子前驱体和铜离子前驱体加入到十八烯中,抽真空后通入氮气,搅拌20-30min后加热至100-120℃,保持20-30min进行反应,然后升温至150-160℃后保持15-30min进行反应,再升温至175-190℃后注入油酸铯前驱体,反应即可得到钠和铜共掺杂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铅、油酸、油胺的摩尔体积比为0.4-1:2:2,mmol:mL:mL;
所述溴化铅、钠离子前驱体中的钠离子和铜离子前驱体中的铜离子的摩尔比为0.4:0.01-0.2:0.01-0.2;
所述溴化铅和十八烯的摩尔体积比为0.4:20-50,mmol:mL;
所述溴化铅和油酸铯前驱体的摩尔体积比为0.4-1:1,mmol: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前驱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溴化钠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钠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体积比为0.1:2,mmol: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前驱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溴化铜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溴化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体积比为0.1:2,mmol:m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铯前驱体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将碳酸铯和油酸加入到十八烯中,在氮气流动下于搅拌20-30min后加热至100-120℃,保持20-30min进行反应,再加热至150-160℃得到棕褐色的溶液,保持40-60min进行充分反应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铯和油酸加入到十八烯的质量体积比为0.8:2.6:20-32,g:mL:mL。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钠和铜共掺杂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
10.权利要求9所述钠和铜共掺杂铯铅溴钙钛矿量子点在制备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活性层材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6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餐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诱变筛选耐盐碱巨菌草种质资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