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5246.1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雯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超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4 | 分类号: | H01M10/054;H01M10/058;H01M4/505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泰智汇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1 | 代理人: | 林清华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钠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包括选自钛酸钠、二氧化锰、硫粉和硬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的活性成分包括钠或钠铜合金、钠铝合金、钠镁合金等合金。所述钠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也称为可充电电池,是一种可重复充放电、多次使用的电池。目前主要的二次电 池技术有铅酸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寿命长 等优点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的自然丰度低且分布不均,使得锂离子电池成本不 断提升。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锂的正下方,具有与金属锂最接近的化学性质,且在地壳中储 量丰度,丰度为锂的数千倍,所以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高性能、低成本储能技术。钠离 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 与释放。钠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件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活性材 料中脱出,嵌入负极活性材料;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活性材料脱出而嵌入到正极活性材料 中。
为了避免金属钠在负极析出,钠离子电池负极设计容量应高于正极,使得正极活性材料决 定了钠离子电池容量。目前,限制钠离子电池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于: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而这 两种限制因素主要取决于正极活性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和结构稳定性。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正极 材料是钠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现有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和有机正极, 层状氧化物的理论容量高但结构稳定性不理想,有机正极的理论容量和结构稳定性均不理想, 且制备工艺也较为复杂。
因此,仍亟需一种容量高,结构稳定性好,安全性好、低成本的钠电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电池。
一种钠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 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钛酸钠、二氧化锰、硫粉和硬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成 分,所述负极的活性成分包括钠、钠铜合金、钠铝合金或钠镁合金。
所述负极为金属钠复合铜集流体。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其他正极活性物质选自二氧化锰、 硫粉、硬碳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钛酸钠和硬碳。在一些实施 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钛酸钠、二氧化锰和硬碳。
所述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9-9: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钠和其 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7-7: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 量比为1:6-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5-5:1。在一 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3-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 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2:1-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钠和其他正极活性 物质的质量比为1:9、1:8、1:7、1:6、1:5、1:4、1:3、1:2、1:1.5、45:55、1:1、55:45、 1.5:1、1:2、1:3、1:4、1:5、1:6、1:7、1:8或1:9。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80~95):(0.5~8):(1~5)。在一些 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90~95):(2~6):(1~4)。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90~95):(2~4):(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90~95): (3~4):(2~3)。
所述电解液包括钠盐、溶剂A和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超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超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5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硅麦克SMT封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降低感染的干细胞制剂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