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车门状态检测电路、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2477.7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光;尚江傲;彭驹;吴桂林;刘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B61L15/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及其 车门 状态 检测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车门状态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判断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的激活状态,确定激活端,并从非激活端开始采集各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若第一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为低电平,则判断该侧的第一节车厢车门未关好;若第一节~第i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均为高电平,第一节~第i+1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进行与操作得到的为低电平,则判断该侧第i+1节车车门未关好;其中,i=2~n‑1;若第一节~第n‑1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均为高电平,则判断第n节车车门未关好。本发明通综合判断列车激活端信号、车门列车线状态信号、单节车车门状态采集IO信号,实现了对故障车门的精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车门状态检测电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轨道车辆车门检测电路是由两个相同单元电路组成的,轨道车辆的车门电路为对称电路。例如,对于列车一侧车门,每节车厢的两扇门之间设置行程开关,用于判断每节车厢的车门是否关闭或打开。现有技术中,为监测车门状态,通过列车线将两个单元的车门状态串联起来监测其完整性。同时在每两节车的车门状态之间串入IO口,对单节车的车门的状态进行监测。但是由于两个单元电路一个为激活端,一个为非激活端,在非激活端,车门状态监测供电由A车到B车再到C车,而到激活端则变成了C车到B车再到A车,这样当某节车同一个车门未关好时,由于激活端的位置不同,会使得IO口监测到的状态也不同,IO状态并不能真实反映出车门的准确断开位置,当前车门状态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车门状态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实现对故障车门的精准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门状态检测电路,包括:
两个继电器,其中第一继电器的两个常闭触点一端与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两个常闭触点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一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两个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接第一状态采集装置和第二状态采集装置;第二继电器的两个常闭触点一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第二继电器的两个常闭触点另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二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一端连接,两个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接第三状态采集装置和第四状态采集装置;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状态采集装置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状态采集装置连接;
两个结构相同的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一端接入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第一常开触点之间,另一端接入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第一常开触点之间;第二检测单元一端接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第二常开触点之间,另一端接入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与第二常开触点之间;
第一检测单元包括n-1个车门状态检测装置,其中第一车门状态检测装置用于采集第一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第二车门状态检测装置用于采集第一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与第二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第三车门状态检测装置用于采集第一节~第三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依此类推,第n-1个车门状态检测装置用于采集第一节~第n-1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n为车节数。
本发明在传统车门状态采集信号的基础上,增加列车激活状态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通过网络IO(状态采集装置)可以采集列车激活端信号状态,进而利用各车门状态检测装置采集对应节车厢车门行程开关的状态信号,从而为实现故障车门的精准定位提供了实现基础。本发明通过新增状态判断继电器、IO状态采集,可以实现车门未关闭位置的准确定位。
本发明的车门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激活状态检测装置;第一激活状态检测装置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第二激活状态检测装置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激活状态检测装置可以采集两个继电器的通断情况,从而便于判断出激活端,提高车门状态检测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2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精汤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烯效唑颗粒剂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