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2072.3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2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石德全;王坤;孙明;陈泽中;江鸿;许红雨;康凯娇;高桂丽;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2 | 分类号: | C22F3/02;B22D2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凝固 电脉冲 处理 用电 调节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Z向电机(2)、丝杠(3)、T型螺母(4)、脉冲电源(9)、电极插入机构(10)、皮带(12)、同步带轮(13)和X向电机(14),在机架(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Z向电机(2),在每个Z向电机(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丝杠(3),在每个丝杠(3)上配合一个T型螺母(4),丝杠(3)的自由端通过丝杠支撑座(7)安装在机架(1)上,在每个T型螺母(4)上连接一个X向电机座(5),在机架(1)上固定两个Z轴导向杆(6),每个Z轴导向杆(6)穿过一个X向电机座(5)布置;
在其中一个X向电机座(5)上安装X向电机(14),在X向电机(14)的输出轴上安装同步带轮(13),在另一个X向电机座(5)内设有一从动带轮,在同步带轮(13)和从动带轮上配合皮带(12),在两个X向电机座(5)之间装有两个X向导向杆(11),两个X向导向杆(11)上下正对布置,所述的电极插入机构(10)滑动设置在两个X向导向杆(11)上;两个Z向电机(2)同步转动带动各自丝杠(3)转动,丝杠(3)转动带动各自T型螺母(4)升降从而带动电极插入机构(10)升降;
所述的电极插入机构(10)包括两个电极插入组件,所述的电极插入组件包括电极筒固定座(10-8)、连接电缆(10-3)、电极筒(10-6)和一次性电极(10-7),在电极筒固定座(10-8)内装设电极筒(10-6),在电极筒(10-6)内部装设一次性电极(10-7),两个电极插入组件的一次性电极(10-7)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电缆(10-3)与脉冲电源(9)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的一个电极插入组件的电极筒固定座(10-8)与上方的皮带(12)连接,另一个电极插入组件的电极筒固定座(10-8)与下方的皮带(12)连接,当X向电机(14)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两个电极插入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插入组件还包括X向直线轴承(10-1)和X向直线轴承座(10-2),所述X向直线轴承(10-1)设置两个,且分别套设在两个X向导向杆(11)上,X向直线轴承(10-1)分别装在一个X向直线轴承座(10-2)内部,两个X向直线轴承座(10-2)通过电极筒固定座(10-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2)为齿形带,在X向直线轴承座(10-2)的背面设有与齿形带配合的啮合槽(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部框架和竖直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竖直框架固定在底部框架的两个长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导向杆(6)的上下两端各通过一个Z向导向杆支撑座(8)分别与竖直框架和底部框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电极(10-7)通过一锁紧螺钉(10-5)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9)设置在机架(1)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固定座(10-8)为云母材质的电极筒固定座(10-8),所述电极筒(10-6)为纯铜材质的电极筒(10-6),所述连接电缆(10-3)为纯铜编织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电极(10-7)的直径为6-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凝固电脉冲处理用电极调节装置的辅助脉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两个一次性电极(10-7)分别插入相应的电极筒(10-6)内,拧紧锁紧螺钉(10-5),将一次性电极(10-7)夹紧;
步骤二、将金属型模具放置在机架(1)内的一次性电极(10-7)的正下方;
步骤三、启动X向电机(14),通过同步带轮(13)和皮带(12)带动两个电极筒固定座(10-8)运动,从而带动X向直线轴承座(10-2)及X向直线轴承(10-1)水平运动,使得两个一次性电极(10-7)相互靠近或远离,待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X向电机(14),完成两个一次性电极(10-7)的间距调节;
步骤四、同步启动两个Z向电机(2),由丝杠(3)和T型螺母(4)带动两个X向电机座(5)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电极插入机构(10)上下运动,待运动到所需位置时,关闭两个Z向电机(2),完成两个一次性电极(10-7)的高度调节;
步骤五、将铝合金液浇铸到金属型模具中,开启脉冲电源(9),脉冲电流通过连接电缆(10-3)、电极筒(10-6)和一次性电极(10-7)施加在铝合金液上;
步骤六、待辅助脉冲处理结束后,关闭脉冲电源(9),松开锁紧螺钉(10-5),Z向电机(2)复位,X向电机(14)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20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