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味精及其提取分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074.3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婉莹;邸多隆;谭正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味精 及其 提取 分离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味精及其提取分离工艺,涉及调味品生产加工领域。选取干燥去籽的大红袍花椒、九叶青花椒、藤椒或者经冷油提取花椒油后的花椒残渣进行乙醇/水加热回流提取,其中乙醇质量分数为0~95%。提取后得到的提取液经旋转蒸发干燥浓缩后,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分装、密闭保存,即得一种麻味精。采用本发明提取工艺制得的麻味精避免了传统植物油提取给人体带来的摄入性肥胖,同时减少了用热油提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因产品高度浓缩成软膏或固体,有利于携带,保存;可以用已经提取过的花椒、藤椒残渣进行提取,减少了浪费,最大程度地用好了花椒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味精及其提取分离工艺以及采用该分离工艺制得的麻味物质。
背景技术
川菜即四川地区的菜肴,是汉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其主要调味品为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其中,麻、辣鲜香是川菜的灵魂,而麻味主要来自花椒、藤椒等调味品。为了方便使用,许多企业或个人将其制成花椒油。目前用于麻味物质提取的溶媒主要有甲醇、乙醇、氯仿、石油醚、乙醚、植物油等有机溶剂,由于甲醇、氯仿、石油醚、乙醚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因此,目前花椒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用植物油对花椒或藤椒进行热浸提和冷浸提。即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主流产品:花椒油或藤椒油。这种做法存在严重不足:一是不利于携带,致使许多四川、重庆人出差期间无法享受川菜的美味,常常出现难以吃饱的状态;其次,这种做法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或污染,因大量的麻味物质难以用植物油提取出来。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低油脂、对环境友好且便于携带,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提取过的花椒残渣的麻味精提取分离工艺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油脂、对环境友好且便于携带,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提取过的花椒残渣的麻味精提取分离工艺。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麻味精的提取分离工艺,选取干燥去籽的大红袍花椒、九叶青花椒、藤椒或者经冷油提取花椒油后的花椒残渣,用质量分数0~95%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具体步骤包括:
原料初次加热回流提取,得第一提取物;
原料二次加热回流提取,得第二提取物;
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合并后浓缩干燥,得第三提取物;
第三提取物加入辅料,制粒,分装、密闭保存,即得一种麻味精。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选自干燥去籽的大红袍、干燥去籽的藤椒、干燥去籽的九叶青花椒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选自冷油提取花椒油后的花椒残渣和植物油提取藤椒油后的藤椒残渣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的萃取剂选自95%乙醇、50%乙醇或蒸馏水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初次加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2h,反复提取2次。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加热回流提取的料液比为1:4,提取时间为2h,反复提取3次。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淀粉、环糊精。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提取分离工艺制得的麻味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用水或稀酒精进行提取,可以避免因吃麻味物质顺带摄入大量的植物油,有效避免了因摄入大量植物油而产生的肥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