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层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6393.2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晶;郝宗鸣;张鑫;闫圆圆;柳海生;张正良;刘岩;杨羽昊;李文慧;郭照升;王玉磊;鹿泉峰;郭学成;于海清;卢永丰;高松;林晓礼;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16;B05C17/00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绝缘 层涂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层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枪,涂覆枪包括外壳,外壳一端可拆卸连接滚珠枪头,另一端通过推杆活动连接绝缘操作把手;外壳内部具有绝缘腔体,绝缘腔体一端与滚珠枪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推杆螺纹连接;推杆一端伸入外壳内部,另一端连接绝缘操作把手;涂抹杆,涂抹杆包括连接在杆体一端的海绵层。滚珠枪头的结构和带有绝缘海绵的涂抹杆,使得作业人员不用或较少的调整作业位置,即可对电气设备的裸露部位进行绝缘处理,并适用于几乎所有配电设备裸露部位的绝缘化处理,较以往利用机器人涂覆架空线缆的方式具有更多的适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层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外表面的绝缘层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避免设备形成带电裸露点从而引起短路或接地故障,以架空线缆为例。目前解决此类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架空线缆停电检修,完全恢复绝缘层,此方式需要大范围、长时间的重复停电,影响电网运行;二是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进行绝缘化处理。此种方法不需要对架空线缆进行停电,实施较为灵活,但绝大部分架空线缆裸露点距其他电位物体安全距离不足,现有带电作业绝缘化处理手段受限较大,部分场所无法进行带电绝缘化处理。
在带电作业恢复绝缘层的作业过程中,现有技术通过沿架空线缆运行的机器人携带绝缘涂料供应装置,利用管路将绝缘涂料输送到为架空线路设置的绝缘包覆机构中,从而将绝缘涂料包覆在架空线缆上实现架空线缆绝缘层的恢复;而此种方式功能对象较为单一,并不适用于架空裸导线以外的其他电气设备裸露点的绝缘化处理,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层涂覆装置,在不需要停电的前提下对配电设备裸露点进行绝缘化修复,以避免因配电设备绝缘保护缺失或损坏造成人身、电网或设备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层涂覆装置,包括,
涂覆枪,涂覆枪包括外壳,外壳一端可拆卸连接滚珠枪头,另一端通过推杆活动连接绝缘操作把手;外壳内部具有绝缘腔体,绝缘腔体一端与滚珠枪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推杆螺纹连接;推杆一端伸入外壳内部,另一端连接绝缘操作把手。
涂抹杆,与涂覆枪外壳可拆卸连接,包括连接在杆体一端的海绵层。
外壳中部设有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为连接在外壳外表面的环形板。
限位装置将外壳表面划分为腔体部和握持部,腔体部内部为绝缘腔体,握持部内部用于容纳推杆。
滚珠枪头上设有护罩,限位装置与护罩均位于外壳的轴线上,限位装置与护罩在外壳轴线上的间距依据设定需求。
滚珠枪头包括与绝缘腔体连通的喷嘴,喷嘴内部具有滚珠,滚珠通过弹簧与喷嘴内侧连接。
绝缘腔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和与加热丝连接的电池组。
加热丝设在绝缘腔体内壁上,加热丝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壳外表面的电池组连接。
外壳,推杆、绝缘操作把手、杆体、海绵层和滚珠枪头的外壳均为不导电材料。
限位装置和护罩均为不导电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滚珠枪头的结构和带有绝缘海绵的涂抹杆,使得作业人员不用或较少的调整作业位置,即可对电气设备的裸露部位进行绝缘处理,并适用于几乎所有配电设备裸露部位的绝缘化处理,较以往利用机器人涂覆架空线缆的方式具有更多的适用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与车辆
- 下一篇:控制发动机启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