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倍性育种相结合的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5827.7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5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文锦芬;邓明华;赵凯;吕俊恒;张宏;杨正安;朱海山;韩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A01H1/04;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梦泽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标记 辅助 选择 育种 相结合 辣椒 多基因 聚合 种质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倍性育种相结合的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的培育方法。以携带目标优异基因的辣椒种质为亲本杂交,于所述杂交一代植株盛花期分离小孢子,进行小孢子培育得到单倍体植株,筛选得到优异基因聚合的辣椒单株后对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将多个优良基因聚合在一起,获得基因纯合的植株,得到多基因聚合的优良辣椒种质。同时,采用本发明中的培育方法,可显著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与传统的育种时间(5年以上)相比,本发明获得基因纯合植株只需2.5年,极大缩短了育种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倍性育种相结合的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甜椒,茄科辣椒属,能结甜味浆果的一个亚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中的一种。甜椒由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辣椒在北美演化而来,经过长期栽培和人工选择,使果实发生体积增大,果肉变厚,辣味消失和心皮及子房腔数增多等性状变化。同时,因其果肉厚而脆嫩,生食与烹制的营养成分几乎相同,富含类胡萝卜素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畅销,价格较高。
在辣椒的育种过程中通常需要获得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辣椒品种或自交系,然而,由于辣椒不同的优良基因通常处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如抗根结线虫基因和无辣味基因。因而,若想创制包括多个优良基因的辣椒种质并不容易,且采用常规育种方式耗时较长,难以解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辣椒优异品种的技术问题。
再者,我国辣椒尤其是黄色甜椒的育种才刚刚起步,育成的品种还很少,比如,抗根结线虫的黄色甜椒(无辣味)育种材料(品系)还十分稀有,不能满足市场对抗根结线虫黄色甜椒品种的需求,为缓解抗根结线虫黄色甜椒的生产用种,每年需向国外引进大量的抗根结线虫黄色甜椒种子。但进口种子价格昂贵,推高了生产成本;进口种子受制于人,容易造成“卡脖子”现象,影响甜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还存在未知病虫害输入的风险。因此极需要加强优异育种材料(品系)的创制,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倍性育种相结合的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的培育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培育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多基因聚合的辣椒种质,提高育种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倍性育种相结合的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包括优异基因的辣椒亲本两两杂交,得到杂交一代种子;
2)将所述杂交一代种子播种,得到杂交一代植株;
3)于所述杂交一代植株盛花期分离小孢子,进行小孢子培育,得到辣椒单倍体植株,经筛选,得到优异基因聚合的辣椒单株;
4)对所述优异基因聚合的辣椒单株进行染色体加倍,获得优异基因聚合的辣椒二倍体植株;
5)将所述优异基因聚合的辣椒二倍体植株经生根培养和种植管理,得到辣椒多基因聚合种质;
所述步骤1)中的辣椒亲本均至少包括一个优异基因。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辣椒亲本均为辣椒自交系品种。
优选的,当所述步骤1)中为两个包括优异基因的辣椒亲本杂交时,两个辣椒亲本分别为抗根结线虫黄果辣味辣椒和红果无辣味辣椒。
优选的,所述杂交为正反交。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筛选包括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所述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包括抗根结线虫Me基因、无辣味at3基因和黄果ccs基因的分子标记。
优选的,所述抗根结线虫Me基因分子标记的检测引物为Me-1,所述Me-1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Me-1的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5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