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036.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立;何清;王毅;王奕飞;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06;H04L67/1001;H04L67/2895;H04L67/5651;H04L6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反向 实现 单向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及方法,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外网侧,应用程序客户端输出端通过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输入端;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外网用户接口、报文序列组包模块、加密压缩模块、E文件转换模块以及反向网闸负载均衡模块;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内网侧,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应用程序服务端的输入端;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反向网闸文件监控模块、E文件解析模块、报文序列重组模块、解密解缩模块和内网用户接口。本发明使用简单的模块接口调用,同时通过部署多台反向网闸设备扩展数据传输带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向网闸数据传输与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对电子信息安全的日益重视,为了保证生产环境内的信息安全,电厂通过互联网向区域公司或集团公司传输数据时一般需要采用反向网闸进行安全隔离,而反向网闸不允许直接TCP通讯,只允许电厂侧将数据以E文件格式保存到反向网闸外侧计算机的磁盘文件中,再通过反向网闸将E文件摆渡到反向网闸内侧的计算机中,从而实现数据传输,这极大的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但同时也限制了正常的数据交互,从中可见使用反向网闸存在有很大的技术局限性的使用上的困难:
1.以E文件摆渡方式传输数据,在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发数和服务端收数都极为不便,增加开发难度;
2.并非所有结构的数据都可以方便的使用E文件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3.通过文件摆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效率低,单台反向网闸带宽不足,多台反向网闸又会加大应用层数据传输模块设计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在使用反向网闸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开发复杂、对数据格式限制过高和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在反向网闸的外网侧为应用程序客户端提供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在反向网闸的内网侧为应用程序服务端提供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将使用复杂的反向网闸数据通讯转换成简单的模块接口调用,同时可通过部署多台反向网闸设备来扩展数据传输带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应用程序客户端、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反向网闸设备模块、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以及应用程序服务端,所述反向网闸设备模块包括若干反向网闸设备;
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外网侧,所述应用程序客户端输出端通过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外网用户接口、报文序列组包模块、加密压缩模块、E文件转换模块以及反向网闸负载均衡模块;
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内网侧,所述反向网闸设备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应用程序服务端的输入端;所述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反向网闸文件监控模块、E文件解析模块、报文序列重组模块、解密解缩模块和内网用户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网用户接口包括用于初始化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的第一初始化接口、用于应用程序客户端发数的发数接口以及用于在应用程序客户端退出时释放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内部资源的第一释放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网用户接口包括用于初始化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的第二初始化接口以及用于在应用程序服务端退出时释放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内部资源的第二释放接口。
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应用程序客户端调用外网用户接口向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发送用户数据;
步骤2:通过报文序列组包模块为步骤1发送的用户数据生成标记顺序的时序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