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036.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6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立;何清;王毅;王奕飞;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06;H04L67/1001;H04L67/2895;H04L67/5651;H04L6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反向 实现 单向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程序客户端(1)、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以及应用程序服务端(13),所述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包括若干反向网闸设备;
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的外网侧,所述应用程序客户端(1)输出端通过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的输入端;所述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外网用户接口(2)、报文序列组包模块(3)、加密压缩模块(4)、E文件转换模块(5)以及反向网闸负载均衡模块(6);
在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的内网侧,所述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的输出端通过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连接至应用程序服务端(13)的输入端;所述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反向网闸文件监控模块(8)、E文件解析模块(9)、报文序列重组模块(10)、解密解缩模块(11)和内网用户接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网用户接口(2)包括用于初始化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的第一初始化接口、用于应用程序客户端(1)发数的发数接口以及用于在应用程序客户端(1)退出时释放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内部资源的第一释放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用户接口(12)包括用于初始化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的第二初始化接口以及用于在应用程序服务端退出时释放内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内部资源的第二释放接口。
4.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应用程序客户端(1)调用外网用户接口(2)向外网反向网闸接口模块发送用户数据;
步骤2:通过报文序列组包模块(3)为步骤1发送的用户数据生成标记顺序的时序码;
步骤3:加密压缩模块(4)根据用户初始化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压缩,若是,则将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压缩后进入步骤4,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4;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数据通过E文件转换模块(5)转换为E语言格式文本,并将E语言格式文本写入文件,文件名以生成的时序码与预设字符组成,所述E语言格式文本包括头部信息和E语言格式部分,其中头部信息由固定的转换标识、数据条数、校验码、加密标识、压缩标识组成,E语言格式部分承载经过处理的原始数据与E语言格式相关的格式文本;
步骤5:通过反向网闸负载均衡模块(6)选择反向网闸设备模块(7)中反向网闸设备进行文件摆渡;
步骤6:反向网闸文件监控模块(8)监控摆渡过来的文件,判断文件名是否符合时序码与预设字符组成的特征,若符合,则进入步骤7,若不符合,则放弃解析此文件,继续等待后续摆渡文件;
步骤7:通过E文件解析模块(8)对文件进行E文件还原,解析出文件中的数据;
步骤8:通过报文序列重组模块(10)对步骤7得到的数据根据时序码进行排序;
步骤9:通过解密解缩模块(11)对数据根据文件中加密标识及压缩标识进行解密、解压缩,还原成初始的二进制数据;
步骤10:通过内网用户接口模块(12)有序返回步骤9所得二进制数据至应用程序服务端模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反向网闸实现单向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将步骤3所得数据进行校验,并记录数据校验码;
步骤4-2:将步骤3所得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数据;
步骤4-3:将步骤4-1和4-2处理的单条数据编码数据序号,并将由数据序号、数据校验码、编码后的数据组成的数据生成E语言格式文本保存;
步骤4-4:重复步骤4-1至步骤4-3直至达到规定数据条数或达到规定的时间,将重复过程中的多条数据按照步骤4-3中的数据序号进行保存,并记录数据条数;
步骤4-5:先依次将固定的转换标识、数据条数、E语言格式文本部分的数据校验码、加密标识及压缩标识以注释的形式写入文件中,形成头部信息,再将E语言格式文本写入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0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