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拉延模型面整体式随型冷铁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3696.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白明雪;喻磊;汪继松;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5/00 | 分类号: | B22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拉延 模型 整体 式随型冷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汽车拉延模型面整体式随型冷铁制作方法,1、先制作与型面吻合的整体式随型冷铁;2、计算冷铁的重量;3、分析冷铁的重心位置;4、由重心位置及冷铁重量,根据DIN580公制德标在冷铁上设计吊环;5、造型时将冷铁表面进行刷涂料处理;6、待烘干后,利用行车将整体式随型冷铁吊运至拉延模型面对应位置后将冷铁与模型之间的缝隙处理好,完毕,造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拉延模型面整体式随型冷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冷铁是制取优质铸件的基本工艺措施之一,利用冷铁的激冷作用,控制铸件局部乃至整体的凝固过程,可达到改善组织、提高性能,防止缺陷的目的。冷铁大多用灰铸铁制作,所以称为冷铁。冷铁也可以用铜、铝、钢、石墨、耐火砖制作,确切的说,冷铁应该叫“激冷物”。冷铁已经成为专有名词,例如石墨冷铁、铜冷铁、铬镁砖冷铁等。对于汽车拉延模来说,其型面较复杂,采用间接外冷铁,由于其激冷作用较弱,在型面R角及热节部位加工后常有缩松缺陷,因此对于结构复杂的汽车拉延模型面需采取直接整体式随型冷铁。现有技术专利CN113426979A公开了一种汽车冲压拉延模实型铸造型面冷铁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先制作与型面吻合的一块块的不隔砂整体式随型冷铁,再对冷铁进行表面处理干净,再与型面通过醇基涂料进行组合在一起,这样一块块制作冷铁与型面对应,冷铁与型面吻合好无间隙,激冷效果优异,散热效果好。但现有直接整体式随型冷铁需分割成多块,需进行刷涂料、合模、烘干等步骤,不仅浪费员工体力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拉延模型面整体式随型冷铁制作方法,包括有:
步骤一,先制作与型面吻合的整体式随型冷铁;
步骤二,运用三维建图工具计算出冷铁的重量;
步骤三,运用三维建图工具分析冷铁的重心位置;
步骤四,由重心位置及冷铁重量,根据DIN580公制德标在冷铁上设计吊环;
步骤五,整体式随型冷铁型面对应位置使用醇基涂料涂刷均匀,涂刷厚度为1.5mm-2.0mm;点燃冷铁上涂料,到火焰熄灭后,放置30min以上,使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均匀,确保干燥后就位;
步骤六:用行车将整体式随型冷铁吊运至拉延模型面对应位置后将冷铁与模型之间的缝隙处理好,完毕,造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为:首先按照型面-12mm余量将直接整体式随型冷铁做出;之后从某个冷铁厚度开始,增加冷铁厚度,根据铸件型面壁厚в,冷铁厚度取0.65в,做白模时将冷铁厚度修整至0.65в。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首先,打开需要进行称重的冷铁图纸;然后对要测量的冷铁设置冷铁的密度,进入到实体密度指令后,在实体密度中按灰铁密度输入7.8,单位改为g/cm³,然后在分析菜单栏找到测量体命令,进入测量体命令后,选中设计的冷铁,最后在质量栏显示的就是我们冷铁的质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为:首先先指派零部件材料或者密度,然后打开测量体指令,勾选关联,即可显示重心的位置,然后选择“静态线框”命令,显示出重心的位置;最后测量重心坐标,并用“点”命令标记出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为:设计的冷铁测量重量为2.5T,起吊角按60°进行设计吊环,1、准许起吊重量≥2.5T,根据起吊角60°载荷参数表选择M30的吊环;2、4处吊环设计的位置起吊后与分析的重心位置需保持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DIN580公制德标吊环尺寸在冷铁图纸上设计出M30的吊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具体为:将吊具及钢丝绳安装在吊环上,用行车起吊,平稳的将整体式随型冷铁放置于型面,合模后将冷铁与模型之间的缝隙及露白部位用醇基涂料补刷,待干燥后,即可造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3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