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晶片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8547.3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润泽;王磊;金洙吉;张广宇;刘泽元;申烔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37/10;B24B37/34;C25D11/32;H01L21/3063;H01L21/304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隋秀文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晶片 电化学 机械抛光 方法 | ||
一种碳化硅晶片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属于抛光加工技术领域。首先,将碳化硅晶片通过导电胶粘接至与电源正极连接的铜抛光头,将带通孔的聚氨酯抛光垫用树脂螺钉固定至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石墨盘。抛光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机驱动下抛光垫与晶片产生相对运动,抛光时抛光垫和晶片浸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高于抛光垫面,抛光液通过蠕动泵滴加至抛光垫表面。本发明利用碳化硅晶体在NaNO3电解液中发生的阳极氧化反应来实现碳化硅晶片的高效抛光,在抛光液中使用小粒径金刚石磨料,可起到为氧化过程提供应力源的作用,加快阳极氧化的发生,从而提高抛光效率。另外,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碳化硅晶片的抛光速率,在精抛阶段也能保证好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化硅晶片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与现有的硅基半导体器件相比,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不但能在更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更能实现信息的高效高频处理。
碳化硅衬底的表面质量对碳化硅基器件性能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碳化硅的高硬度、高稳定性,现在碳化硅抛光加工方法效率比较低,阻碍了碳化硅基器件的大范围使用。目前碳化硅晶片的抛光方法主要是机械抛光与化学机械抛光相结合。其中机械抛光主要采用金刚石微粉作为磨料,材料去除率高,但会产生表面及亚表面损伤,一般作为化学机械抛光的前置工艺。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可以将表面粗糙度降至1nm以下,但材料去除率低,抛光效率低,若要提高抛光效率需要使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对环境和操作者健康造成危害。
研究表明电化学氧化作用,能将碳化硅表面的Si-C键氧化成Si-O键,使碳化硅表面莫氏硬度由9.5下降到7.0,本发明基于碳化硅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提出一种碳化硅晶片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能够实现碳化硅的高效率高质量抛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碳化硅晶片抛光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碳化硅表面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化硅晶片电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碳化硅晶片4通过导电胶粘接在铜抛光头下表面,其中铜抛光头通过导线2与直流稳压电源1正极相连,且铜抛光头可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或平动。
第二步,将带通孔的抛光垫5采用树脂螺钉固定在与直流稳压电源2负极相连的石墨盘6上表面,石墨盘6可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石墨盘6固定在电解液槽8内部,电解液槽8内放电解液7,且石墨盘6和晶片4都浸入电解液7中。所述的电化学机械抛光电解液7为NaNO3溶液,其浓度为0.2~0.8mol/L。
第三步,在电机驱动下抛光垫5与晶片4产生相对运动,抛光头使晶片4以一定压力压于抛光垫5表面,抛光垫5通孔中的电解液使阳极晶片4与阴极石墨盘6之间电路导通。使用蠕动泵向抛光垫表面滴加抛光液3,其中抛光垫转速为20~50r/min,抛光压力14-58psi,保证抛光时抛光垫和晶片浸入电解液,在电化学阳极氧化和磨粒机械去除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碳化硅晶片的高效抛光。所述的电化学机械抛光的抛光液3为金刚石-氧化铝混合磨料与溶剂共混的混合溶液,其中金刚石磨料的粒径为0.25~5μm,氧化铝磨料的粒径为0.5~7μm,且所选择的金刚石磨料粒径需小于氧化铝磨料粒径,混合磨料浓度为1~20wt.%,其中,金刚石磨料与氧化铝磨料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溶剂为NaNO3电解液,以保证电解液7浓度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解液槽8内电解液7液面高于抛光垫2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抛光垫5为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抛光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抛光电压5~20V。
进一步的,抛光液3通过蠕动泵以200ml/h速度滴加至抛光垫5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