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8435.8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红梅;尹海涛;呼鑫;郑安吉;李国剑;刘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07 | 分类号: | H01M8/04007;H01M8/04029;H01M8/04225;H01M8/04302;H01M8/04701;F24D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宏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0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环境 稳定 运行 燃料电池 热电 系统 | ||
1.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系统、散热系统、供热系统、备用电源系统、直流变频制冷系统和交流供电模块,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用于通过反应生成直流电为外界提供电源;所述散热系统,用于对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所述供热系统,用于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供客户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系统,用于低温条件下反应时提供热量;所述直流变频制冷系统,用对用户端输送冷气;所述交流供电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用户端使用,并将对于的电输送至电网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氢气供应回路、空气供应回路、燃料电池电堆和直流-直流变换器,所述氢气供应回路和所述空气供应回路均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连接,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与所述燃料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氢气供应回路,用于对反应提供氢气;所述空气供应回路,用于对反应提供空气;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用于将反应生成的直流电转换成稳定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供应回路包括:氢气发生器、单向阀、高压储氢容器和防爆电磁阀,所述氢气发生器、所述单向阀、所述高压储氢容器和所述防爆电磁阀依次进行连接,所述氢气发生器产生的氢气通过所述单向阀进入到所述高压储氢容器储存,然后通过所述防爆电磁阀进入到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回路包括:空气滤芯器、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滤芯器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进行连接,空气经过所述空气滤芯器进入到所述空气压缩机中,然后加压后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包括:水冷换热器、电堆加热组、热水储存罐、冷水储存罐和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热水储存罐和所述冷水储存罐之间的连通处,所述热水储存罐的内部同样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水存储装置和所述热水存储装置均与所述水冷换热器连接,分别用于传输冷水和接收转换后的热水,所述电堆加热组,用于对冷水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系统包括:低温聚合物锂电池和加热器,所述低温聚合物锂电池与所述加热器电性连接,所述低温聚合物锂电池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电性连接,通过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的直流电对所述低温聚合物锂电池进行充电,然后通过所述低温聚合物锂电池对所述加热器进行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变频制冷系统包括:直流变频驱动器和制冷器,所述直流变频驱动器与所述制冷器为电性连接,所述直流变频驱动器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模块包括:直流-交流变换器,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暖气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储存罐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暖气片连通,所述暖气片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换热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氢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4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范德华间隙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