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级能效的电机壳体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6053.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20;H02K9/04;H02K15/00;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3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一级 能效 电机 壳体 结构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级能效的电机壳体结构及其装配方法,该壳体结构包括:机壳,机壳用于容纳转子和定子,且机壳两端贯通设置;前端盖,与机壳的一端连接,且转子的输出端穿过前端盖;后端盖,与机壳的另一端连接,且转子的另一端凸出于后端盖外侧;送风端盖,一端开口设置,且开口端与后端盖连接,送风端盖内具有风机,风机与转子凸出于后端盖的部分相对且同轴心设置;其中,前端盖、机壳、后端盖和送风端盖沿转子轴向固定,且前端盖、机壳和后端盖上沿转子轴向布置贯通的风道,风机由驱动件单独驱动,由风机吹出的风经过风道吹出至前端盖外侧。本发明减少了风量的遗失,提高了转子和定子的散热效果,提高电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级能效的电机壳体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能效等级是指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电动机效率的标准分级,其中一级能效最高,即IE5等级,而传统的异步电机多在IE2或者IE3之间徘徊,很难达到IE5的标准;影响电机能效等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损耗,包括铁心损耗、绕组铜损耗、转子铝损耗、杂散损耗以及风摩损耗;因为为了提高能效,必须降低损耗,对于铁心和绕组损耗相关技术中多采用改变材质和调整嵌线方式来实现,然而改变为损耗更低的材质一般会影响电机的成本,因此如何降低电机的风扇损耗成为了一个行业的焦点;
相关技术中,如图1中所示,电机多采用Y2系列壳体,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定子和转子的主壳02,主壳02呈桶型,电机转子末端穿过主壳底部固定风扇,主壳02前端连接盖体01,后端通过外壳将风扇进行保护,并且在主壳02的侧壁上具有间隔均匀布置的散热翅,从而通过电机带动风扇的转动,实现外部空气的流动以提高散热翅的散热效率;
然而上述风扇在转动时,风扇本体的大部分被电机主体阻挡,导致风量遗失严重,进而导致风摩损耗较大,同时也影响了定子和转子的散热状况,最终导致电机能效无法到达一级标准。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一级能效的电机壳体结构及其装配方法,降低电机的损耗,提高电机的能效等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一级能效的电机壳体结构,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用于容纳转子和定子,且所述机壳两端贯通设置;
前端盖,与所述机壳的一端连接,且转子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前端盖;
后端盖,与所述机壳的另一端连接,且转子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后端盖外侧;
送风端盖,一端开口设置,且开口端与所述后端盖连接,所述送风端盖内具有风机,所述风机与转子凸出于所述后端盖的部分相对且同轴心设置;
其中,所述前端盖、机壳、后端盖和送风端盖沿转子轴向固定,且所述前端盖、机壳和后端盖上沿转子轴向布置贯通的风道,所述风机由驱动件单独驱动,由所述风机吹出的风经过所述风道吹出至所述前端盖外侧;
所述送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连接段为朝向所述后端盖的扩口段,转子凸出于所述后端盖的部分伸入至所述扩口段内;转子凸出于所述后端盖的轴上沿周向均布有楔形板,且所述楔形板靠近所述后端盖面处的宽度大于远离后端面处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机壳和后端盖构成用于固定转子和定子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内壁和横截面呈矩形的外壁,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且所述风道在内壁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两相邻风道之间具有连接所述内壁和外壁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内壁和/或外壁上沿风道方向均布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南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