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银内电极共烧铌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3653.2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董鹏飞;付清波;张锋;杨彬;吴燚;应红;骆光恒;朱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93 | 分类号: | C04B35/493;C04B35/622;C04B35/64;C04B41/88;H10N30/853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电极 共烧铌锰 锆钛酸铅 压电 陶瓷 制备 方法 及其 制品 | ||
1.匹配银内电极共烧铌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
aPb(Mn1/3Nb2/3)O3-(0.94-a)Pb(Zr0.5Ti0.5)-0.06Bi(Ni1/2Ti1/2)O3+xwt%Li2CO3,其中0<a≤0.12;0.3≤x≤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陶瓷,其特征在于,a的取值选自0.01、0.04或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电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能够在820℃的温度下与银浆实现共烧,且其介电损耗0.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匹配银内电极共烧铌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烘干、预烧、压片、排胶、烧结、烧银、极化步骤,其中:
配料步骤按照化学通式:
aPb(Mn1/3Nb2/3)O3-(0.94-a)Pb(Zr0.5Ti0.5)-0.06Bi(Ni1/2Ti1/2)O3+xwt%Li2CO3的摩尔比称取PbO、ZrO2、TiO2、MnO2、Nb2O5、Bi2O3、NiO、Li2CO3原料;
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在聚四氟乙烯型磨罐中,以去离子水作为分散剂,以氧化锆球作为球磨介质,按照原料:氧化锆球:去离子水=1:3.2:1的比例球磨1-3h,得到混合均匀的球磨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烧步骤中,将于80-100℃烘干后的球磨料过20-40目筛网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然后放在马弗炉中,以3-5℃每分钟的速度升温到650-700℃,然后保温2-3h,得到粉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片步骤中,将所得粉料二次球磨1-3h,然后继续烘干,向烘干后的二次球磨粉料中加8%-9%的聚乙烯醇溶液,均匀研磨,再过80-120目筛网,于100-120MPa下压制成直径12mm、厚1mm的圆片状胚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胶步骤中,将所得圆片状胚体放在马弗炉中,以每分钟0.5-1.5℃升温到580-620℃,保温2-3h进行排胶,得到排胶后的胚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结步骤中,将所得排胶后的胚件放在马弗炉中,以烘干后的二次球磨粉料覆盖胚件,以每分钟3-5℃升温到820-850℃,然后保温1.5-2h,得到陶瓷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银步骤中,将所得烧结好的陶瓷片进行打磨,并将陶瓷片上下均匀涂抹银浆,然后置于马弗炉中,以每分钟5-10℃均匀升温到630-67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0-40min,然后自然冷却,得到背银的陶瓷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极化步骤中,将所得背银的陶瓷片放在硅油中,升温到100-130℃,然后加3-4KV/mm,保持20-40分钟,得到匹配银内电极共烧铌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
11.高频超声马达,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匹配银内电极共烧铌锰-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6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