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成区边界划定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9371.5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杰;徐辉;翟健;张永波;余加丽;何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25;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何智超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成区 边界 划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建成区边界划定方法,应用于城市建成区边界划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被划定城市的辖区信息,并对所述辖区信息进行网格划分;
对每一网格是否为建成区进行多维要素判定,并输出判定结果;
过滤掉为非建成区的网格,基于剩余网格获得被划定城市的建成区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辖区信息进行网格划分,包括:
识别被划定城市的辖区面积;
判断所述辖区面积在预设面积等级体系中的具体等级;
根据所述具体等级确定每一网格的尺寸信息;
基于网格的尺寸信息进行被划定城市网格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面积等级包括:
根据面积从小到大包括多个面积等级;其中,面积等级越高,对应每一网格的尺寸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要素包括:
土地覆被要素、土地利用要素、道路网密度要素、基础服务设施密度要素、人口密度分布中任意多种要素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每一网格是否为建成区进行多维要素判定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一网格的网格信息;
基于所述网格信息提取出多维要素中每一种要素对应的要素评价信息;其中,
所述网格信息包括:
遥感解译数据,用于作为土地覆被要素和/或土地利用要素的要素评价信息;
电子导航数据,用于作为道路网密度要素的要素评价信息;
POI兴趣点数据,用于作为基础服务设施密度要素的要素评价信息;
手机信令数据和/或LBS数据,用于作为人口密度分布的要素评价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一网格是否为建成区进行多维要素判定,并输出判定结果,包括:
针对每一网格,分别从每一维度进行是否为建成区的判定,获得多个结果;
分别统计为“是”的结果数量和为“否”的结果数量,并进行对比:
若“是”的数量大于“否”的数量,则判定当前网格为建成区;
若“否”的数量大于“是”的数量,则判定当前网格为非建成区;
若“否”的数量等于“是”的数量,则将该网格作为待标注网格,并将该网格推送给用户,根据回收自用户的标注结果判定当前网格为建成区或为非建成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剩余网格获得被划定城市的建成区边界,包括:
对剩余网格依次进行融合、填充和去噪处理,获得初画建成区边界;
获取被划定城市的规划信息,并基于所述规划信息对所述初画建成区边界进行修正,获得被划定城市的建成区边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信息包括:
城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城市高等级路网信息和城市生态廊道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一种建成区边界划定系统,应用于城市建成区边界划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被划定城市的辖区信息,并对所述辖区信息进行网格划分;
处理单元,用于对每一网格是否为建成区进行多维要素判定,并输出判定结果;
划定单元,用于过滤掉为非建成区的网格,基于剩余网格获得被划定城市的建成区边界。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储存有指令,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建成区边界划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3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