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电站的区域新能源在线全额消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323.4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健;杨斌;赵崇娟;柴天罡;詹锐烽;雷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电站 区域 新能源 在线 全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的区域新能源在线全额消纳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并网应用过程中,在节假日期间可能产生潮流倒送等技术问题,利用区域内配电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需求侧响应+移动式储能站”的保障措施,保证区域内新能源的全额消纳。本发明通过在光伏发电量超过负荷需求时,向区域内可超额消纳用户发送响应邀约,向受邀客户在约定时间内输送可超额消纳电量,在光伏仍未完全消纳时,还可及时调配应急电源车、电源舱等移动式储能站接入实现全额消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规划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的区域新能源在线全额消纳方法。
背景技术
发电厂发电后送上网,电能无法方便地储存,不用掉就是浪费,所以就要将富余的电能经调度送到有电能需求的负荷点,这个过程就是消纳。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设备价格的下降和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颁布,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迅速的发展。而光伏接入必然对配电网运行、监控带来影响,电能质量、可靠性等指标也将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电网安全可靠,提高配电网消纳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的输出由于受不可控自然条件(如光照、风力、温度)存在时变性,而负荷也随着类型不同体现了一定的时变周期规律,在某些特定时段将出现对电网最为不利情况。如节假日期间,春节、五一和国庆期间工厂停工时存在一定规模的倒送。因此,如何保证光伏出力的高比例消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负荷准线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9754335B,该发明包括:提取DR用户负荷曲线的形状、计算负荷准线和建立衡量用户实际负荷曲线形状与负荷准线相似度的模型,提出负荷准线新概念、算法以及准线相似度指标,并以准线相似度指标作为用户参与DR的效益评价指标,负荷准线在大规模DR中起引导作用,是用户响应的目标,也是效益评估的基础,负荷准线的确定与用户属性无关,依赖于发电侧运行状态,相比计算负荷基线时需要大量用户信息,负荷准线更加容易得到,通过一种自下而上的、用户自趋优的调节方式,更易于分散化部署引导用户改善用电方式,从而促进新能源消纳。该方案依赖用户负荷曲线的处理,较为复杂,且未能保证光伏发电的全额消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并网应用过程中,在节假日期间可能产生潮流倒送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电站的区域新能源在线全额消纳方法,利用区域内配电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需求侧响应+移动式储能站”的保障措施,保证区域内新能源的全额消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基于变电站的区域新能源在线全额消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区域内变电站位置信息,将区域内需求侧用户分类,包括定额需求用户和可超额消纳用户;
S2:预测区域内光伏发电量和负荷需求,若光伏发电量超过负荷需求,确定超额消纳需求,进入步骤S3;
S3:变电站向区域内可超额消纳用户发送响应邀约,并统计受邀用户响应位置和可超额消纳电量;
S4:根据受邀用户响应位置和可超额消纳电量,向受邀客户供电;
S5:若可超额消纳总电量低于超额消纳需求,调配移动式储能站对无法消纳的光伏进行吸收。
本方案通过区域内变电站位置划分以及需求侧用户分类,在光伏发电量超过负荷需求时,筛选区域内可超额消纳用户,如可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工厂用电的用户,变电站向区域内可超额消纳用户发送响应邀约,并根据受邀用户响应位置和可超额消纳电量,保证全额消纳的同时,根据各变电站位置就近筛选合适的受邀用户,并对其发出配电回应,向受邀客户在约定时间内输送可超额消纳电量,若光伏仍未完全消纳时,及时调配应急电源车、电源舱等移动式储能站接入实现全额消纳。
作为优选,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对区域进行区块划分并设定位置标识,采集区域内变电站位置信息并与区域区块划分情况进行匹配,根据位置标识对变电站进行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科护理用便携式听诊器
- 下一篇:颚轮廓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