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针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221.2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武;王金强;乔伟;刘涛;顾臻;乔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针及其制造工艺,其中一种微针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开口:在衬底的顶面刻蚀若干个内凹部;b)成膜:在衬底的顶面生成针体膜层,同时使部分所述针体膜层沉入各个内凹部之中并分别形成空心下沉结构或实心下沉结构;c)开孔:当形成空心下沉结构时,打磨衬底的底面直至向上磨穿各个空心下沉结构的底部并形成中空通道;当形成实心下沉结构时,在各个实心下沉结构的顶面分别进行刻蚀直至贯穿衬底的底面并形成中空通道;d)去衬:去除衬底。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具有微米级尺寸的机械通道的单根微针或微针阵列,且整体制备工艺简单、成熟和稳定,制备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微针及其制造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针(Microneedles,MN)是一种新型的物理促透技术,由多个微米级的细小针尖以阵列的方式连接在基座上组成,能定向穿过角质层,产生微米尺寸的机械通道,将药物直接置于表皮或上部真皮层,不用通过角质层即可参与微循环,发挥药理反应,与传统的针头给药不同,不产生疼痛感,给药方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顺应性。
按照微针的特点,可将微针具体分为实心微针、空心微针、包衣微针、可溶微针和水凝胶微针。其中,空心微针(Hollow microneedles),即中空微针,其实质是微米级别的微型注射器。药物可被预先装载于空心微针的针腔内,再在空心微针的针尖刺入皮肤之后,在组织液浓度梯度的压力驱动之下而自动进入体内,实现递送。
空心微针因其中空结构而具有载药量大的优点,然而其通常需要采用数字化控制微机电系统进行加工制备,整个制备工艺精密且复杂,制备成本高,耗时长,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微针及其制造工艺,能够制备出具有微米级尺寸的机械通道的单根微针或微针阵列,且整体制备工艺简单、成熟和稳定,制备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针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开口:在衬底的顶面刻蚀若干个内凹部,其中内凹部可贯穿底面或不贯穿底面;
b)成膜:在衬底的顶面生成针体膜层,同时使部分所述针体膜层沉入各个内凹部之中并分别形成空心下沉结构或实心下沉结构;
c)开孔:当形成空心下沉结构时,打磨衬底的底面直至向上磨穿各个空心下沉结构的底部并形成中空通道;当形成实心下沉结构时,在各个实心下沉结构的顶面分别进行刻蚀直至贯穿衬底的底面并形成中空通道;
d)去衬:去除衬底。
作为优选,在步骤a)之中,所述衬底为玻璃衬底。
作为优选,在步骤a)之中,各个所述内凹部均呈倒锥形,各个所述内凹部均采用光胶刻蚀技术或无掩模刻蚀技术而刻蚀得到。
作为优选,在步骤b)之中,所述针体膜层由纯金属薄膜或合金薄膜镀设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针体膜层为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的纯金属薄膜,如钨薄膜或钛薄膜等。
作为优选,在步骤c)之中,当形成实心下沉结构时,各个所述中空通道均采用光胶刻蚀技术或无掩模刻蚀技术而刻蚀得到。
作为优选,在步骤c)之中,各个所述中空通道的长度均为100~1500μm,直径均为1~200μm。
作为优选,在步骤d)之中,所述衬底通过化学腐蚀洗去。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e)后处理:在空心下沉结构或实心下沉结构之外通过物理溅射或电镀生成纳米级金薄膜涂层。
一种微针,由前述制造工艺制造而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纺织物智能存放装置
- 下一篇:用于防止导管回血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