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3404.5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民;常光伟;蔡高丽;林楚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6;G01N21/84;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水稻 茎秆抗 倒伏 能力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工具,所述移动工具上搭载有第一无人机、第二无人机和远程式主机;所述远程式主机将试验田分为多个呈矩阵分布的子区域,并依据子区域来编辑设定路径使得所述第一无人机飞过每一所述子区域的上方;
所述设定路径包括横移路线,且在横移路线中包括多个升降节点,所述升降节点处设置有纵向的纵移路线,所述第一无人机在所述升降节点处沿所述纵移路线移动后复位返回升降节点并继续沿横移路线移动;
所述第二无人机上搭载有图像采集单元,且所述第二无人机由所述远程式主机控制与所述第一无人机同步移动,所述第二无人机与所述第一无人机存在横向间距;
所述远程式主机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人机进行采集子区域的水稻在第一无人机沿纵移路线移动时的倾斜状态,将倾斜状态与标准状态进行比对分析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是否合格;该标准状态存储于所述远程式主机内,为由选定的抗倒伏能力合格的水稻茎秆在第一无人机的纵移风压下获取的标准倾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人机和所述第二无人机,其一设置横向发射红外光的红外发射单元,另一设置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单元的红外接收单元;所述远程式主机依据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的接收红外光情况判断所述第一无人机和所述第二无人机是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一无人机的机身的侧表面纵向分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设置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二无人机的机身的侧表面纵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工具上搭载有对应所述第一无人机的第一起落台和对应所述第二无人机的第二起落台。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人机和所述第二无人机之间的横向间距不少于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路线呈连续S型。
7.一种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田间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方法如下:
移动工具移动至实验田边后,远程式主机控制第二无人机升空并采集整个试验田的整体图像,进行划分多个矩阵分布子区域,并规划第一无人机的移动路径;移动路径包括横移路线,且在横移路线中包括多个升降节点,升降节点处设置有纵向的纵移路线,第一无人机在升降节点处沿纵移路线移动后复位返回升降节点并继续沿横移路线移动;
远程式主机控制第二无人机在与第一无人机保持一设定的横向间距的情况与第一无人机同步横移以及升降,并通过第二无人机进行采集子区域的水稻在第一无人机沿纵移路线移动时的倾斜状态,将倾斜状态与标准状态进行比对分析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是否合格;该标准状态为由选定的抗倒伏能力合格的水稻茎秆在第一无人机的纵移风压下获取的标准倾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4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