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3361.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鄢定祥;易双秦;贾利川;李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38;C09D5/24 |
代理公司: | 四川北新律师事务所 51366 | 代理人: | 安延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液态 金属 导电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主要原料的组分按重量组分计为:液态金属(LM)99~99.7份;碳纳米管(CNT)0.3~1份;乙醇20份;去离子水20份。其制备工艺为:首先制备CNT@LM导电油墨;然后制备CNT@LM导电涂层;本发明利用本征导电的CNT对LM液滴进行表面改性,保证良好导电性能的同时,提升LM的分散稳定性,CNT@LM导电油墨可以喷涂在各种基材表面上,得到具有高屏蔽性能的柔性导电涂层,材料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易于掌握,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具备极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刚性导电粒子相比,液态金属(LM)具有良好的可变形性,这使得LM与柔性聚合物的弹性模量很好地匹配,有望使基于LM的柔性导电材料具有高柔韧性、优越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变形稳定性。近年来,采用超声波法将块状LM破裂成微纳米液滴,由于LM液滴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镓(Ga2O3)薄层,防止它们彼此立即结合。虽然薄的Ga2O3层可以作为一个保护屏障,但LM油墨仍然缺乏足够的胶体稳定性。因此,制备高度稳定的LM分散液仍是一个挑战。
为了获得稳定的LM液滴,研究者提出了表面改性技术。典型的是通过多糖、聚乙烯醇、表面活性剂中的羧基和硫醇基单层膜,附着在LM液滴的表面,以增强其稳定性。尽管这些报道的聚合物和单分子层可以产生稳定的LM分散液。但这些表面活性剂的固有绝缘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目前还没有关于本征导电的物质对LM液滴进行表面改性的相关报道。本发明选择CNT作为LM液滴的表面改性成分,采用简单共混技术将CNT均匀包覆在LM液滴表面,实现了高导电性能的高度稳定的CNT@LM导电油墨的制备。此外,CNT@LM导电油墨可以通过一种简单、高效的喷涂技术附着在多种基材上生成CNT@LM涂层。CNT@LM涂层具有良好的柔性、极高的导电性和高效的电磁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主要原料的组分按重量组分计为:液态金属(LM)99~99.7份;碳纳米管(CNT)0.3~1份;乙醇20份;去离子水20份。其制备工艺为:首先制备CNT@LM导电油墨;然后制备CNT@LM导电涂层;本发明利用本征导电的CNT对LM液滴进行表面改性,保证良好导电性能的同时,提升LM的分散稳定性,CNT@LM导电油墨可以喷涂在各种基材表面上,得到具有高屏蔽性能的柔性导电涂层,材料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易于掌握,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具备极高的推广价值。
为实现以上技术效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包含的组分按重量组分计为:液态金属(LM)99~99.7份;碳纳米管(CNT)0.3~1份;乙醇20份;去离子水20份。
一种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碳纳米管CNT@液态金属LM导电油墨的制备:按比例取一定量的液态金属LM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将大块的LM破碎成LM液滴,获得灰色的LM分散液;按比例取一定量的碳纳米管CNT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获得黑色的CNT分散液,将上述两种分散液加入到离心管中,通过混合器混合得到深灰色的碳纳米管CNT@液态金属LM导电油墨;
步骤S2:碳纳米管CNT@液态金属LM导电涂层的制备:使用喷枪将碳纳米管CNT@液态金属LM导电油墨喷涂到不同的基材表面上,干燥后在室温下对样品施加压力压制,打破液态金属LM液滴表面的氧化壳,得到高导电性的CNT@LM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将大块的LM破碎成LM液滴的方法为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3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