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芙蓉总黄酮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33405.1 申请日: 2022-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4886838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5
发明(设计)人: 陈晓兰;万静;邓铋莉;董娜娜;谢树才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32;A61K36/185;A61P29/00
代理公司: 贵州联德佳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23 代理人: 张梅
地址: 550002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木芙蓉 黄酮 可溶性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芙蓉总黄酮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本方法采用模具法制备木芙蓉总黄酮可溶性微针,对制备好的微针进行形态、机械性能、溶解性、载药量评价,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总黄酮不同剂型体外透皮性能,确定了木芙蓉总黄酮可溶性微针的最佳处方为S970.56g,PVA0.36g,50%乙醇4mL,微针溶解时间为302.83±5.23s,刺孔率为99.50±0.52%,微针表面平整,针体呈圆锥形,长度约为600μm,每片面积为2.79cm2,其总黄酮载药量6.4509±0.1066mg,制备的木芙蓉总黄酮微针机械强度好,针尖能快速溶解,实现了木芙蓉总黄酮的透皮递送,木芙蓉总黄酮微针在提高药物渗透率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微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木芙蓉总黄酮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及总黄酮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背景技术

木芙蓉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其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性辛,平;归肺、肝经。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痈疽域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故木芙蓉常作为外用中药使用,而木芙蓉花中含黄酮甙和花色甙(Anthocyanin)。其中黄酮甙有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金丝桃甙(Hyperin,Hyperoside)、芸香甙(Rutin)、槲皮素-4-葡萄糖甙(Quercitin-4-glucoside,即绣线菊甙Spiraeoside)和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黄酮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清除心血管中垃圾和的自由基能力,黄酮在去除细菌,寄生虫,修复呼吸道组织和皮肤受损组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也具有显著疗效,高含量黄酮类化合物能修护机体组织,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年轻给身体提供14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平衡体内营养,同时黄酮能强效清除因加班熬夜已经剧烈运动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消除身体疲劳。

微针,又称小针,针具名。意指细小的针具,泛指九针,与砭石相对而言。在中医传统中也有具体的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一杨上善注:“可九种微针,通经调气。”《类经》卷十九张介宾注:“小针,即上文微针之谓。”九针之中则以毫针为最细小。现在微针疗法又称微针疗法美容,主要原理是利用天然方法刺激骨胶原增生,而不破坏皮肤表皮层,从而唤醒及提升肌肤的再生功能。微针疗法有助淡化皱纹及色斑,改善皮肤质感,调匀肤色及色斑,改善皮肤质感,调匀肤色及增加皮肤弹性。微针疗法刺激真皮层的伤口自愈能力,从而刺激皮肤,促进骨胶原增生,使表皮层的厚度得到显著增生。

木芙蓉叶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的干燥叶。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其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性辛,平;归肺、肝经。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木芙蓉叶常作为外用中药使用,治疗痈疽域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木芙蓉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总黄酮类成分,研究表明木芙蓉叶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微针(Microneedles,MN)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制剂,它是长度为几十微米至几毫米的包含多个微型针头的阵列结构。微针制剂与传统经皮给药制剂一样,具有减轻胃肠道刺激、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药物“峰谷”现象的优势。但传统经皮制剂在药物透皮过程中,由于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大多数药物的透皮速率不理想,而微针制剂在使用时,通过刺破皮肤角质层,形成实质上的释药通道,使得药物透皮速率大大增加,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吸收。由于微针制剂能极大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效率,微针已成为目前中药经皮释药系统研究的焦点。可溶性微针是由能够生物溶解或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而成,可溶性微针刺入皮肤后,能够打破经皮给药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从而极大提高药物的渗透速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而且其基质能被体液溶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