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双相喷雾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3186.7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应征;鲁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足 溃疡 喷雾 | ||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双相喷雾剂,是由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的水凝胶和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组成,全氟化碳溶液是以乳剂形式均匀分散于水凝胶中。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双相喷雾剂使用方便,经定位喷雾后立即呈凝胶状态,形成物理保护层,有利于协同发挥aFGF和氧气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制剂,具体涉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双相喷雾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病目前已成为慢性皮肤创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病危害极大,严重者会导致截趾、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足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及时的血运重建、止痛、综合性治疗、高压氧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其中,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组织缺氧,增强灌注,改善水肿,减轻炎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和血管生成,有助于慢性伤口的愈合。
国际足病工作组推荐使用高压氧疗法作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辅助治疗,有助于促进足溃疡的愈合,可降低大截肢的发生风险,部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高压氧疗法也存在不良反应,包括:中耳气压性创伤、鼻窦/副鼻窦气压伤、牙齿挤压伤、肺气压性创伤、幽闭恐怖症、氧中毒、高氧近视、既往的白内障加快进展、低血糖、急性肺水肿等。
但是高压氧疗法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也存在瓶颈,即使是2~3倍的高压氧气,也无法有效提升氧气渗透进入溃疡组织内的效率,此外高压作用容易引发血管阻塞和血栓,引起不良副作用。
氧气是气体形态,无法制成直接贴敷应用的皮肤制剂。已报道的文献中仅有含氧气微泡型制剂的报道,氧气微泡粒径在微米级,无法穿透皮肤屏障进入组织内部,制剂必须结合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才能有效进入组织内部,从而增加了治疗操作的复杂性。
此外文献报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作为重要的调控因子,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损伤神经修复、损伤血管再生等作用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愈合。但是aFGF起效时间较慢,并且aFGF容易降解导致无法持续起效。
因此,如果能通过缓控释的递释系统将氧气和aFGF联合应用,在保证两者稳定性的同时发挥两者优势,形成“快速修复+长期修复”的协同治疗效果,实现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治疗。
经过检索,除了联合超声应用的含氧气微泡型制剂外,目前尚未见到任何aFGF和氧气共同包载于同一递释系统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报道,因此无法发挥aFGF和氧气对于糖尿病足的协同增效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糖尿病足溃疡高压氧气治疗的限制性瓶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即:缺乏aFGF和氧气共同包载于同一递释系统的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aFGF和氧气共同包载于同一递释系统应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双相喷雾剂,保证了aFGF和氧气稳定性的同时发挥两者“快速修复+长期修复”的协同治疗效果,同时满足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要求。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本发明人获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双相喷雾剂,上述的双相喷雾剂是由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和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组成,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是以乳剂形式均匀分散于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中;上述的双相喷雾剂中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和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1~4:1,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是由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赖氨酸和肝素-泊洛沙姆和水组成,水的质量是聚赖氨酸和肝素-泊洛沙姆的总质量的7倍,聚赖氨酸和肝素-泊洛沙姆的质量比为1~8:100,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素-泊洛沙姆5%的质量相等;上述的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是将氧气溶解于全氟化碳中形成的饱和溶液。
上述的双相喷雾剂中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和携载氧气的全氟化碳溶液的质量比为2~3:1。
上述的携载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凝胶中聚赖氨酸和肝素-泊洛沙姆的质量比为3~5: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3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