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26230.1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谊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800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放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碳排放领域。该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处理器模块和尾气检测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与降温模块、尾气检测模块、油耗检测模块和语音播报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碳排放测定模块、积碳测定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综合分析模块,所述降温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均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尾气检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在集气环的内侧,所述集气环左侧设置有泵吸式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油耗检测模块包括液位计和里程表。通过对积碳现象和三元催化器故障状况进行测定,并及时向驾驶员进行信息反馈,降低油耗及温室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碳排放指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增强温室效应。
汽车空燃比低于理论值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占比上升,加剧三元催化器的净化负担,并引发积碳现象,从而再次降低空燃比,形成恶性循环,对汽车的使用寿命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汽车排气管处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能够对汽车的碳排放量进行测定,然而现有的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难以基于碳排放检测结果及时地向驾驶员反馈积碳状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了碳排放检测装置难以反馈积碳状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和尾气检测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与降温模块、尾气检测模块、油耗检测模块和语音播报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碳排放测定模块、积碳测定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综合分析模块,所述降温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均热板和散热鳍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的内侧顶端,所述均热板右部外侧固定连接有U形冷头,所述U形冷头右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热管,所述散热鳍片前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尾气检测模块包括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尾喉连通,所述尾喉外侧固定连接有集气环,所述尾喉左侧从上向下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尾喉右侧从上向下均匀设置有四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设置在集气环的内侧,所述集气环左侧设置有泵吸式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集气环右侧设置有泵吸式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油耗检测模块包括液位计和里程表,所述液位计和里程表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网络连接模块与移动设备和消防指挥中心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与温度传感器、风扇、流量传感器、泵吸式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泵吸式一氧化碳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均热板内部设置有纯水,所述热管内部设置有散热液。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油耗检测模块和语音播报设备均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内部,所述降温模块和尾气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底部,所述均热板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排气管的左部,所述均热板的中部贯穿排气管的右部,所述热管远离U形冷头的一端设置在散热鳍片的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排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排气管、U形冷头、风扇、流量传感器、尾喉、集气环、泵吸式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泵吸式一氧化碳传感器均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油箱的内部。
优选的,一种汽车碳排放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碳排放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谊,未经杨建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6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