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有高度落差的设施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14959.7 | 申请日: | 202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3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于泽华;刘晓珂;霍晓智;鲁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张平力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高度 落差 设施 进行 重力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高度落差的设施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包括实验舱,还包括吊架与弹力绳,所述实验舱通过所述弹力绳连接于所述吊架上,所述弹力绳另一端连接有防护模块,所述实验舱设在防护模块内部;该微重力实验的装置通过在实验舱的外壁设置防护模块,实验舱下落至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束的临界点,弹力绳处于完全伸长但未被拉伸状态时,实验舱继续下落,而此时由于防护模块的存在,给予弹力绳的瞬时作用力由防护模块提供,同时弹力绳给予防护模块的瞬时反作用力,会被防护模块所接受,防护模块将该冲击影响进行缓释,使得实验舱受到的冲击影响大大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重力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有高度落差的设施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微重力科学是伴随着对空间探索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太空环境中的微重力效应,产生出许多与地球上完全不同的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现象;但在地球上想要获得微重力的环境并不容易,通常情况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相对应的专业设备,导致进行微重力实验的成本较高,如现有技术中的落井或者落塔(大约1-4.5s的微重力时间)、抛物线飞行的飞机(大约20s的微重力时间)、微重力火箭(几分钟-十几分钟的微重力时间)以及各种飞行器(大约数天到数年的时间),因此研究一套利用已有的具有高度差的设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微重力实验,例如利用地面蹦极模拟微重力实验。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663454U,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06年02日,一种地面蹦极微重力模拟试验用蒸汽压缩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部、风冷部和数据采集部,所述制冷剂循环部包括压 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热沉,所述压缩机、所述 冷凝器、所述毛细管和所述热沉依次流体导通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热沉分别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风冷部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冷凝器;所述风冷部与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外管和冷凝内管之间的流体流动实现液态制冷剂表层流体和内部流体之间在微重力环境下的交互流动,从而使冷凝降温环节中的液态制冷剂整体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利用本实用新型测得的制冷剂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相关参数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将用于微重力模拟实验的设备与蹦极所用的弹力绳直接连接,而在实验设备下落至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束的临界点,弹力绳处于完全伸长但未被拉伸状态时,实验设备继续下落便会对弹力绳产生作用力,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共同存在,弹力绳此时便会对实验设备产生反作用力,实验设备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速度到达最大时受到该反作用力的影响,该瞬间会对实验设备产生较大冲击影响,导致实验设备内的实验对象洒出、碎裂,甚至实验设备的损毁,因此需要对实验设备设计一种保护措施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有高度落差的设施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集流网分切装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有高度落差的设施进行微重力实验的装置,包括实验舱,还包括吊架与弹力绳,所述实验舱通过所述弹力绳连接于所述吊架上,所述弹力绳另一端连接有防护模块,所述实验舱设在防护模块内部。
上述的,所述防护模块包括上封盖、圆柱形结构的防护壳体与下封盖,所述防护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活塞件,且两个活塞件在防护壳体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活塞件中部外侧设有螺栓,内侧滑动设有紧固块,所述螺栓与紧固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实验舱设在两个紧固块之间,所述防护壳体壁上位于活塞件上端位置开设有囊腔,所述囊腔内设有第一气囊,所述活塞件与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接,所述下封盖内设有第二气囊,所述活塞件与第二气囊通过第二气管连接。
上述的,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在防护壳体的直径方向对称设有两组,且每组活塞腔上下对称,活塞腔内滑动设有活塞头,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活塞头之间通过活塞杆连接。
上述的,所述囊腔呈葫芦型结构且靠近实验舱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14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考考务编排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级降压的疏水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