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及其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9211.8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5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曲东升;李长峰;陈鹏;查进;陈星;姜鹏;王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5/00 | 分类号: | B05C15/00;B05C9/12;B05D3/04;B05C5/02;B05C11/10;B05D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真空 点胶机 及其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及其作业方法,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包括:真空点胶作业装置包括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有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点胶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点胶处理,压合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压合处理,固化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固化处理;脱泡装置与点胶装置相连接,脱泡装置包括真空沸腾脱泡组件和真空泵,真空沸腾脱泡组件与真空泵相连接,真空沸腾脱泡组件用于将胶水脱泡、排出;分段式抽真空装置包括进料腔室、出料腔室及双级泵,进料腔室设置在真空腔室的一侧,出料腔室设置在真空腔室的另一侧,双级泵用于对真空腔室、进料腔室及出料腔室抽真空。本发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成品质量,降低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及其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点胶机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点胶的一种设备。点胶工艺一般分为点胶、压合、固化三个工序。现有技术中,点胶、压合、固化三种工序是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的,各个工序完成后需要将工件进行转移,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真空点胶机抽真空的速度慢,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及其作业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且点胶质量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真空点胶机,包括:真空点胶作业装置,所述真空点胶作业装置包括一真空腔室,所述真空腔室内设有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点胶处理,所述压合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压合处理,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对产品进行固化处理;脱泡装置,所述脱泡装置与所述点胶装置相连接,所述脱泡装置包括真空沸腾脱泡组件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沸腾脱泡组件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沸腾脱泡组件用于将胶水脱泡、排出;分段式抽真空装置,所述分段式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真空腔室相连通,所述分段式抽真空装置包括进料腔室、出料腔室及双级泵,所述进料腔室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一侧,所述出料腔室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的另一侧,所述双级泵用于对所述真空腔室、进料腔室及出料腔室抽真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同时设置在真空腔室内,在一个真空腔室内可以完成点胶、压合及固化三种工序,从而可直接得到成品,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提高成品质量,降低不良率;通过脱泡装置可以将胶水在真空环境下完成沸腾脱泡,提高了脱泡效果;通过在真空腔室两侧分别设置进料腔室和出料腔室,并且三个腔室时间相互独立,可以对三个腔室分别进行抽真空,可以提高抽真空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点胶装置相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固化装置相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点胶装置和固化装置进行降温处理。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真空点胶作业装置还包括:框架和支撑架,所述框架和支撑架均安装在所述真空腔室内;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一端,所述压合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所述点胶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固化装置安装在所述压合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真空点胶作业装置还包括:
Y轴运动组件,所述Y轴运动组件安装在框架上;
X轴运动组件,所述X轴运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Z轴运动组件,所述Z轴运动组件安装在所述X轴运动组件上,所述点胶装置安装在所述Z轴运动组件上;所述Z轴运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点胶装置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X轴运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Z轴运动组件沿X轴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阀和真空视觉模块,所述点胶阀与所述Z轴运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点胶阀与所述真空沸腾脱泡组件相连接;所述真空视觉模块与所述Z轴运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真空视觉模块与所述冷却装置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合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9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