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6516.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4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齐峰;褚超平;林嘉睿;苏宁;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10 | 分类号: | B63B73/10;B63B73/60;G01S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坞 区域 测量 定位 监控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涉及船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基准单元、测量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基准单元设置在船坞的坞壁或坞底,控制单元根据基准单元建立船坞区域的实际三维坐标系,测量单元通过测量基准单元获取其在船坞内的位置信息。测量单元设置在船体块的周围并实时对移动的船体块发出测量信号,接收单元设置在船体块上,通过接收测量信号产生响应值,并将其反馈控制单元确定船体块的实时位置信息。上述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船坞区域船体块移动过程中船体块实时位置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的采集与反馈,提高了船坞区域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坞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建造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船坞区域的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率,尤其是船坞区域总段对接的位置测量并基于测量数据确定定位方案是船坞总段对接的关键步骤,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直接影响总段对接的效率和质量,从而直接影响船坞区域的制造能力和周转周期。
传统的船坞区域对接的位置测量主要是基于全站仪进行三维测量,但是全站仪由于自身仪器特性的限制,通常用于串行测量,对于大的船舶总段需要多次转站测量,在测量精度、测量效率、数据反馈的时效性和与数字化调姿设备互相性等方面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区域化,模块化建造的需求,直接影响船坞周期和关键设备的利用效率,无法实现关键设施设备潜能的有效释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以实现船坞区域船舶移动过程中实时位置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的采集与反馈,提高船坞区域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率,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船坞区域船舶移动过程中字自动测量定位问题,进而提高船坞区域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建造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船坞区域测量定位的监控系统,其包括:
基准单元,设置于船坞的坞壁或坞底,通过测量船坞设计时基准单元的理论位置与测量后基准单元的实际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结合船坞设计时的理论三维坐标系及所述基准单元在理论三维坐标系中的理论坐标值,确定船坞区域的实际三维坐标系。
测量单元,固定于船坞内被检测物的周围,测量单元能够测量与基准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结合实际三维坐标系以确定测量单元的实际坐标。
接收单元,固定于被检测物体的表面,用于实时接收来自测量单元的测量信号并得到响应值;
控制单元,与接收单元通信连接,接收响应值并计算得到接收单元与测量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结合测量单元的实际坐标,得到被检测物体的实际坐标,进而计算被检测物体实际坐标与预设坐标的偏差值,通过偏差值修正被检测物体的位置使其沿预设轨迹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包括至少2个固定于不同位置的接收单元,以及至少2个与接收单元相对应的测量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测量单元包括2个测量监控设备,每个接收单元包括多个接收设备,每个测量监控设备的测量信号参数设置不同,接收设备根据接收的测量信号对测量监控设备加以区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被检测物体移动时,接收单元能够依次对途经的各个测量单元的测量信号产生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基准单元数量为多个,每个基准单元包括一个主基点和多个副基点,每个副基点以6m间隔设置在主基点的周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响应值包括接收时间、接收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控制单元还与测量单元通信连接,以控制测量单元发射或关闭测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