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160.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夏雷;庞鑫;彭智刚;郭济;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00 | 分类号: | H01P3/00;H01P3/20;H01P1/20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波导 螺旋线 缺陷 结构 增益 均衡器 | ||
1.一种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呈轴对称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紧密层叠的共面波导层(1)、矩形介质基板(2)和金属地板(3);
共面波导层(1)包括中心导带(10)、顶层金属接地板(11)、螺旋谐振单元(15、16)和薄膜电阻(14、17);中心导带(10)位于矩形介质基板(2)上表面的中心,由矩形介质基板(2)的左边沿延伸至右边沿;两个顶层金属接地板(11)分别位于中心导带(10)的两侧,与中心导带(10)之间留有缝隙,其余三边延伸至矩形介质基板(2)的边沿;两个顶层金属接地板(11)靠近中心导带(10)的一边分别刻蚀有三个矩形槽;每个矩形槽内对称放置有两个螺旋谐振单元(15、16),两个螺旋谐振单元的旋向相反,左侧螺旋谐振单元(15)的起始端与矩形槽左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电阻(14);右侧螺旋谐振单元(16)的起始端与矩形槽右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二薄膜电阻(17);
金属地板(3)呈矩形,与矩形介质基板(2)尺寸相同;
第一接地通孔(13)均匀分布在顶层金属接地板(11)的螺旋谐振单元外侧;第二接地通孔(12)位于相邻的矩形槽之间以及矩形槽与顶层金属接地板(11)左右边沿之间;第一接地通孔和第二接地通孔贯穿共面波导层(1)、矩形介质基板(2)和金属地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螺旋谐振单元(15、16)的长度和薄膜电阻(14、17)的阻值可调节均衡器的陷波频点和均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工作时,能量从中心导带(10)一端流入,电磁信号在螺旋谐振单元(15、16)处发生谐振,在谐振频点处由第一薄膜电阻(14)和第二薄膜电阻(17)吸收部分能量,然后到达中心导带(10)另一端输出;第一接地通孔(13)用于将顶层接地金属板(11)与金属地板(3)共地连接;第二接地通孔(12)不仅用于将顶层接地金属板(11)与金属地板(3)共地连接,还能防止相邻螺旋谐振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同时消除顶层接地金属板(11)与中心导带(10)之间的谐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介质基板(2)采用的是厚度为0.254mm、介电常数为9.8的氧化铝陶瓷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顶层金属接地板(11)与中心导带(10)之间的缝隙宽带不大于中心导带(1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共面波导螺旋线缺陷地结构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矩形槽的间距为第二接地通孔(12)直径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1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