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报警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固定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5366.4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G08B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报警 功能 骨折 复位 固定 器用 | ||
本发明涉及带有报警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固定夹,包括夹体和连接杆紧固钉,连接杆紧固钉内设置有位移监测报警机构;位移监测报警机构中的位移监测摩擦球设置在安装腔前端的球形腔内且部分凸出连接杆紧固钉的前端面;移监测摩擦球后部设有弧形凹坑,传动摆杆前端嵌于弧形凹坑内,摆杆限位环安装在安装腔内,传动摆杆穿设在摆杆限位环中,传动摆杆后端固定安装导电块,弹簧前端与导电块尾端抵接,后端与电池组一极连接导通;导电管位于导电块周围,导电管经报警器、开关与电池组另一极连接导通。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杆紧固钉内设置位移监测报警机构,当固定夹与连接杆因松动而发生意外移动时,位移监测报警机构能够感应到并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固定夹,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的骨骼多以管状骨骼为主,虽然人体管状骨骼的强度一般较高,但相应地,人体管状骨骼的刚度却有限,因此尽管人体的管状骨骼能够抵抗一定的外力作用,但是在较大外力冲击下,人体的管状骨骼可能由于撞击而发生断裂,也即常见的骨折。
骨折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在临床应用中却各自存在不足之处:1、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仅适用于部分无移位的横形或短斜形等稳定性骨折,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却不甚实用。2、切开复位内固定局部损伤大,感染率相对较高,由于骨折端周围软组织的剥离而往往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3、闭合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具有复位好,损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骨折常用的方法。但现有的外固定器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容易出现锁紧松动的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固定夹是外固定器中起锁紧作用的主要部件,锁紧松动情况的发生大部分与其有关,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便于及时发现锁紧松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固定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有报警功能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固定夹,包括夹体和连接杆紧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紧固钉的轴向中心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位移监测报警机构;所述位移监测报警机构包括位移监测摩擦球、传动摆杆、摆杆限位环、导电块、导电管、弹簧、电池组、报警器和开关,所述安装腔前端为球形腔且贯通至连接杆紧固钉的前端面,所述位移监测摩擦球设置在球形腔内且部分凸出连接杆紧固钉的前端面;所述移监测摩擦球的后部设有弧形凹坑,所述传动摆杆前端嵌于该弧形凹坑内;所述摆杆限位环安装在安装腔内,摆杆限位环的内孔表面为凸弧形面,所述传动摆杆穿设在摆杆限位环中,传动摆杆后端固定安装导电块,所述弹簧安装在导电块后方,弹簧前端与导电块尾端抵接,弹簧后端与电池组的一极连接导通;所述导电管安装在安装腔且位于导电块周围,导电管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一端连接,报警器另一端与开关一端连接,开关另一端与电池组的另一极连接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的前部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摆杆限位环安装在第一限位台阶处,所述导电管前端紧抵摆杆限位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的后部内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电池组、报警器和开关安装在第二限位台阶之后,电池组的外径大于第二限位台阶之前部位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采用按钮开关,所述报警器集成安装在按钮开关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器采用灯光报警器、声音报警器或声光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移监测摩擦球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连接杆紧固钉内设置位移监测报警机构,当固定夹与连接杆因松动而发生意外移动时,位移监测报警机构能够感应到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泰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5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