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模糊度固定的时间传递快速重收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4325.3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施闯;张东;郑福;王梦;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25 | 分类号: | G01S19/25;G01S19/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汇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7 | 代理人: | 史继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模糊 固定 时间 传递 快速 收敛 方法 | ||
1.一种部分模糊度固定的时间传递快速重收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无几何距离组合观测值即GF组合观测值、无几何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即MW组合观测值,判断当前历元是否为周跳历元:
若当前历元未发生周跳,则根据GF组合观测值的变化量获取信号在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电子总含量的变化率,记录当前历元的对流层延迟及模糊度信息,更新信号在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电子总含量变化率、测站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及模糊度信息;并实现非组合模式下的精密单点定位即PPP时间传递,获取时间传递结果,完成当前历元的数据处理;
若当前历元为周跳历元,则执行步骤S2-步骤S4,实现周跳修复处理,进而完成非组合模式下PPP时间传递;
S2:根据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电子总含量的变化率及测站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的最新信息还原信号中断时间内的大气延迟变化量,并联合坐标信息代入历元间差分观测方程,获取重收敛时刻模糊度信息的浮点解集及相应的方差集;
S3:采用相位观测值,构造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法即LAMBDA算法整周模糊度的搜索准则,选取方差最小的浮点解模糊度作为基准模糊度实现搜索准则中模糊度参数与接收机钟差参数的分离;再根据ratio检验对模糊度集进行质量控制,进行部分模糊度固定检验,获取重收敛时刻模糊度集的信息;
S4:根据步骤S3中获取的重收敛时刻模糊度集的信息,结合周跳前最后一个历元确定的模糊度参数,对重收敛时刻的非差模糊度集进行恢复,然后将恢复的非差模糊度信息代入非组合观测方程,获取PPP时间传递结果,完成当前历元的数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
S1-1:获取GF组合观测值及MW组合观测值;
基于原始GNSS数据的非差非组合观测方程表示为:
式中,φ及P分别为载波观测与伪距观测值,i为频点编号,j为卫星编号,和Pij分别为j卫星对应的i频点信号的相位和伪距观测值,λi表示i频点信号的波长,ρj为j卫星的星地距,c为真空中的光速,tr与tj分别表示接收机及j卫星的钟差参数,fi为i频点信号的频率,VIj与分别为j号卫星对应的电离层与对流层投影函数,T为测站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I为卫星信号在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的电子总含量,为j卫星对应的i频点的模糊度参数,和分别为载波观测值噪声与伪距观测值噪声;
根据式(1),获取历元间差分的GF组合观测值:
其中,Δ为历元间差分算子,ΔGFj为j卫星历元间差分的GF观测值;
根据式(1),获取卫星j的MW组合观测值以及相应的宽巷模糊度
式中,λWL为宽巷模糊度对应的波长;
S1-2:判断步骤S1-1计算的各卫星的GF观测值以及宽巷模糊度,若不能满足式(6),则认为发生周跳:
式中,k表示历元号,表示j卫星在k历元的宽巷模糊度,ΔGFj(k)为j卫星在k历元的历元间差分GF观测值,为k-1及以前历元的宽巷模糊度均值,σWL(k)为k历元宽巷模糊度的方差,μGF为给定的探测阈值;
S1-3:对于未发生周跳的历元,通过式(3)和式(7)计算出I的变化率Iv,更新信号在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的电子总含量变化率:
Iv=ΔI/Δt (7)
其中,Δt为历元间的时间间隔;
S1-4:若未发生周跳的卫星数目不小于4颗,则根据式(1)进行非组合模式下的PPP计算:由实时差分改正数或事后精密星历提供卫星钟差参数及轨道参数,由广播星历电离层模型或外部电离层精密改正数提供电离层先验信息,由先验信息提供坐标参数,待估参数列表为:
由式(8)可知,tr为接收机钟差,表征的是接收机钟相对于卫星钟差时间基准tref的差异;I为卫星信号在电离层穿刺点天顶方向的电子总含量,T为测站天顶方向对流层延迟,为各卫星的模糊度参数组成的模糊度向量;
根据式(8)计算的测站天顶方向对流层延迟T和模糊度向量更新测站天顶对流层延迟和模糊度信息;
根据两站的接收机钟差,获取A、B两站的时间传递结果Tcompare(A,B):
Tcompare(A,B)=tA-tB (9)
其中,tA和tB分别为A、B两站的本地钟时间;
S1-5:若未发生周跳的卫星数目小于4颗,则标记为周跳历元,则继续执行步骤S2-步骤S4,实现周跳修复处理,进而完成非组合模式下PPP时间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43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机构及其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疏通结构的壁挂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