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稻瘟病菌的关键基因、dsRNA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359.9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弘巍;喻晗晞;陈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31;C12N15/10;C12N15/8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稻瘟病 关键 基因 dsrna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dsRNA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关键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 NO.5、ID NO.7、ID NO.9任一所示,还公开了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dsRNA为含有T7启动子的MoCytb基因的dsRNA、MoRic8基因的dsRNA、MoTrx2基因的dsRNA、MoMBF1基因的dsRNA或MoEnd3基因的dsRNA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合成的dsRNA稳定性强,能够抑制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和芽管形成,进而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本发明还公开dsRNA在用于制备生物杀菌剂抗菌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且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稻瘟病菌的关键基因、dsRNA及其制备和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全世界最具有毁灭性的水稻真菌病害之一。稻瘟病菌几乎在所有生长阶段都侵染植物,使水稻产量降低10%至35%,严重的时候甚至颗粒无收。而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因稻瘟病导致的水稻产量损失高达数亿公斤,而每年稻瘟病发生的面积均在38万hm2以上。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手段来控制这种病害,以确保全球粮食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控制稻瘟病主要依赖转基因抗病品种选育和化学农药等传统防治手段,但由于稻瘟病菌变异快,其变异周期远远低于抗病品种的选育时间,导致抗病品种培育滞后;而化学农药乱用滥用的问题突出,稻瘟病抗药性不断增长,环境农药残留超标时有报道,严重威胁人类、环境、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发展绿色、便捷、安全、高效的新型防控技术迫在眉睫。
小RNA(sRNA)是一类长度为21-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RNA可以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并抑制其表达,称为基因沉默。sRNA和基因沉默在宿主植物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为植物保护和病害防控提供了多种适用机会。喷雾诱导基因沉默(SIGS)具有与HIGS类似的功能,但不需要借助转基因生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稻瘟病菌的关键基因,其抑制稻瘟病菌致病性的dsRNA稳定性强,能够抑制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的形成和芽管生长,进而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是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为MoCytb或MoRic8或MoTrx2或MoMBF1或MoEnd3中的任一种,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NO.3、SEQ ID NO.5、SEQ ID NO.7、SEQ ID NO.9所示。
本发明所述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的特异性基因,所述特异性基因为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序列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避开了内含子的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ID NO.2、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SEQ ID NO.10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的dsRNA,所述抑制稻瘟病菌关键基因dsRNA为含有T7启动子的MoCytb基因的dsRNA、MoRic8基因的dsRNA、MoTrx2基因的dsRNA、MoMBF1基因的dsRNA或MoEnd3基因的dsRNA中的任意一种,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在序列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SEQ ID NO.10前增加T7启动子序列TAATACGACTCACTATAGG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