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1114.4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2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康巍;蒋忠城;周礼;陈晶晶;王宇;万平;江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罗兰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结构 | ||
1.一种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填充件、安装板(3)、导向杆(4),所述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
所述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包括外圆管(11)、内圆管(12)、弧形筋(13),所述外圆管(11)套在所述内圆管(12)外,所述外圆管(11)与内圆管(12)之间通过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所述弧形筋(13)相连接,多条所述弧形筋(13)将外圆管(11)、内圆管(12)之间的区域等分成多个胞腔;
每个所述胞腔的位于外圆管(11)、内圆管(12)处的胞壁的厚度从中部向两端边缘以预定梯度逐渐增大,每个所述胞腔内填充有所述填充件;
所述内圆管(12)中穿设有所述导向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弧形筋(13)上设有小圆管(5),所述小圆管(5)的直径等于小圆管(5)取代弧形筋(1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管(5)将每条所述弧形筋(13)分割成两段,每段所述弧形筋(13)的厚度从中部向两端边缘以预定梯度逐渐增大,位于中部的弧形筋(13)厚度为1~2mm,位于两端的弧形筋(13)厚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多孔填充件(2),所述多孔填充件(2)的密度在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的横截面上从胞腔的中心位置到胞腔的四周位置以预定梯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多孔填充件(2)在胞腔中心位置的孔隙率为70~80%,所述梯度多孔填充件(2)在胞腔四周位置的孔隙率为80~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多孔填充件(2)的密度在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的纵向上包括连续分布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为靠近所述安装板(3)的一段,所述第一段(21)为均质分布;所述第二段(22)为远离所述安装板(3)的一段,所述第二段(22)的密度从安装板(3)到外部以预定梯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孔隙率为75~95%,孔径为0.1~6mm,所述第二段的孔隙率为60%~95%,孔径为0.0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多孔元件、泡沫元件或多孔格栅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导向孔(31),所述导向孔(31)的大小与所述导向杆(4)的截面大小相配合,所述导向杆(4)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31)。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的另一端设有防爬板(6),所述防爬板(6)上设有防爬齿(61),所述环形梯度多胞吸能管(1)的另一端的外圆周上还设有若干诱导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1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机
- 下一篇:车辆天窗导轨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