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416.1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绿农瑞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5/10;C05G3/8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地址: | 430043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微生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微生物复合肥,采用改性多孔聚合物吸附微生物,进行第一步缓释处理,此外还在包埋液中添加了缓释增强剂作为第二步缓释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改性多孔聚合物的团聚现象,还为缓释菌液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菌的繁殖,确保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充足的养分供给,提高肥料利用率。本发明提供的长效微生物复合肥,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后可以明显改良土壤微环境,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年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5%,但化肥的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氮肥利用率30%~50%、磷肥利用率8%~20%、钾肥利用率约50%。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不仅能够降低农业种植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减轻其对环境的污染。研制控释肥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微生物肥料主要是依靠其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很快,品种不断增加,但是存在肥效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缺点。微生物的添加大多停留在直接加入微生物菌粉,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菌种裸露在外界环境中,易受温度、pH、盐的影响而失活,此外粉剂与颗粒化肥一同施用时容易流失,不能与土壤有效结合,导致实际进入土壤中的生物菌剂活菌数量较少或者活性过低,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
中国专利CN 113354470 A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缓释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米曲霉菌的菌悬液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步骤二、向第一混合胶体中加入米曲霉菌的菌悬液和化学肥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胶体;以及向第一混合胶体中加入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和化学肥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胶体;其中,第一混合胶体由含有吸附剂、营养物质和包埋剂的溶液经高压灭菌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步骤三、将第二混合胶体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固定,干燥后得第一复合肥颗粒;以及将第三混合胶体加入交联剂中进行交联固定,干燥后得第二复合肥颗粒;步骤四、将第一复合肥颗粒和第二复合肥颗粒混合,得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缓释菌肥。该发明实现了较好的持续缓释效果,然而植物生长过程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往往呈现“S”曲线,在缓释期间可能会出现营养供给不足或过剩的情况,不利于作物生长,也不利于肥效的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微生物肥料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效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物复合肥具有微生物菌种活性高、肥效持续久,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长效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份计,用口径为1~2mm的注射器取40~50份包埋液,按照3~5mL/min的滴加速度滴加到100~120份固定液中,在60~80rpm的转速下固化1~3h后过滤得到固化物,将所得固化物用水冲洗后,在25~35℃自然晾干,得到长效微生物复合肥。
所述包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份计,将8~10份改性多孔聚合物、10~15份海藻酸钠和12~14份缓释增强剂加入100~120份水中,45~55℃、100~200rpm转速下搅拌10~15min后,在100~110℃下灭菌20~3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0~15份微生物菌液和30~40份磷酸二氢钾,在100~200rpm转速下搅拌15~25min,得到包埋液。
所述改性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T1:按照质量份计,将1~2份三聚氰胺和4~6份对醛基苯甲酸加入到50~60份邻二甲苯中,155~165℃冷凝回流8~10h,冷却到室温后,抽滤,得到滤饼A,将滤饼A在70~80℃下真空干燥8~10h,得到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绿农瑞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绿农瑞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