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92821.1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安;蔡通祥;胡宏鹏;周倩;李峰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柏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茯苓皮 配方 颗粒 茯神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鉴别配方颗粒进行检测得到待鉴别配方颗粒特征图谱;S2:根据待鉴别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判别待鉴别配方颗粒是茯苓皮配方颗粒还是茯神配方颗粒。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的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方颗粒鉴别领域,特别是一种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标准汤剂由单味饮片经煎煮、固液分离、浓缩和干燥等步骤制备;中药配方颗粒由单味饮片经水为溶媒提取,并以物理方法固液分离、浓缩、干燥、制粒成型等工艺生产制成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均失去了原药材、饮片所具有的显微与性状鉴别特征,因此无法从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检查与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菌核的干燥外皮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茯神配方颗粒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
茯神配方颗粒的功效为宁心,安神,利水,主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茯苓皮配方颗粒功效为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茯神与茯苓皮配方颗粒为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制成,其制成配方颗粒后,二者均失去了原药材、饮片所具有的显微与性状鉴别特征。
目前,对茯苓皮、茯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茯苓酸成分的含量测定,由于两味药材均含有茯苓酸类成分,因此,仅对茯苓酸类成分的研究,无法有效的区分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的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鉴别茯苓皮配方颗粒与茯神配方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鉴别配方颗粒进行检测得到待鉴别配方颗粒特征图谱;
S2:根据待鉴别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判别待鉴别配方颗粒是茯苓皮配方颗粒还是茯神配方颗粒。
进一步,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的流动相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为乙腈,所述流动相B为0.1%磷酸。
进一步,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使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所述梯度洗脱的方法为:
在0~5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30-70,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30-70;
在5~14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30-70增加到36-76,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30-70下降到24-64;
在14~20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36-76增加到75-115,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24-64下降到2-25;
在20~25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75-115,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2-25。
进一步,所述梯度洗脱的方法为:
在0~5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50,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为50;
在5~14min,所述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50增加到56,所述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份数从50下降到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柏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柏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