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92810.3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伟;许春莲;白璐;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1/30;C02F101/16;C02F3/12;C02F1/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 地址: | 10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水循环 利用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强化预处理池、跌水池、多效滤池、消毒池、进水管、出水管、布气管、固定架、弹性填料、出水堰、强化预处理池顶盖、强化预处理池排泥管、布水渠、可调节固定杆和可拆卸螺栓;
所述强化预处理池为圆筒型;
所述跌水池沿所述强化预处理池壁呈闭合环形设置,且所述跌水池的最高处低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
所述多效滤池沿所述强化预处理池壁呈半环形设置于所述跌水池的下方,且所述多效滤池的宽度为所述跌水池宽度的两倍;
所述消毒池沿所述强化预处理池壁呈半环形设置于所述跌水池的下方,且与所述多效滤池呈闭合环形设置,位于所述消毒池上方的跌水池池壁高度高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所述消毒池内安装有缓释氯片;
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的底部;
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消毒池的底部;
所述布气管沿所述多效滤池呈半环形设置于所述多效滤池中部,且所述布气管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消毒池的大气联通;
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的内部,所述弹性填料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出水堰设置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的四周且与所述跌水池相通,所述强化预处理池顶盖设置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的顶部,所述强化预处理池排泥管设置于所述强化预处理池的底部;
所述布水渠通过所述可调节固定杆呈环形设置于所述多效滤池上方的中间位置;
所述布水渠采用可拆卸式安装,并通过所述可拆卸螺栓连接;
所述多效滤池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保护层、高效处理层、过渡层和出水承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和过渡层的的填料均为天然河砂;所述天然河砂的粒径为0.5-1.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处理层的填料为沸石、石灰石和天然河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沸石、石灰石和天然河砂的粒径为0.8-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承托层的填料为鹅卵石;所述鹅卵石的粒径为2-3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帽,所述风帽设置于所述布气管的端口处,所述布气管的两端形成30-80cm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农村灰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气管与水流呈45°方向开设有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高效处理层填料的最小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8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