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448.8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王坤;李丽丹;王艳永;陈晓宇;倪菊艳;任雪冰;郭黎霞;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6;H05K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压电 风冷 闭环控制 散热 架构 | ||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密度密闭机箱的压电风冷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包括压电风冷散热组件、闭环控制组件、密闭组件、标准VPX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通过压电风冷组件、闭环控制组件、密闭组件等可以实现对密集型、高功耗的标准VPX机箱的高效散热,且兼顾密封性、电磁屏蔽性能和小型化设计。实现了对整个架构的风冷闭环控制,具备环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密度密闭机箱的压电风冷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军用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导致电子设备的功耗和发热量急剧增加。为了不影响电子产品正常工作,须将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传统的轴流风冷散热方式存在占用空间大、噪音大、不防尘、存在电磁干扰等问题。而压电风扇作为一种新型的风冷散热结构,可提供稳定的定向气流,具备体积小、噪音小、功耗低等特点,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小型化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压电风冷闭环控制散热架构,其包括:压电风冷散热组件1、闭环控制组件2、密闭组件3、标准VPX组件4;
所述压电风冷散热组件1包括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风道机箱6、压电风扇屏蔽侧板7;所述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嵌入式安装在风道机箱6侧壁;
所述闭环控制组件2包括压电风扇驱动模块8、温控模块9;
所述密闭组件3包括密闭壳体、穿墙密封连接器10;
所述标准VPX组件4包括纵向布置的第一VPX模块11和横向布置的第二VPX模块12;
其中,所述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的叶片17平行于热流上升方向设置;
所述风道机箱6外侧设置有与叶片17偏摆方向一致的扇形散热翅片18和压电风扇模块安装凸台;所述压电风扇模块安装凸台上安装所述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
所述压电风扇屏蔽侧板7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聚风结构,用于实现口袋效应,提高风冷效果;
所述压电风扇驱动模块8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架构温度;所述压电风扇驱动模块8与温控模块9通过总线通讯,用于实现对叶片17的控制,根据测试温度调整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的工作状态;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的工作状态通过压电风扇驱动模块8上报给温控模块9,实现对整个散热架构的闭环控制;
所述密闭壳体包括面板14、上盖板15、下盖板16;所述面板14、上盖板15、下盖板16与风道机箱6配合形成整个架构外轮廓,且所述面板14、上盖板15、下盖板16与风道机箱6之间均设置屏蔽凸台和密封槽,用于实现电磁和环境的双重密封;
所述温控模块9位于风道机箱6内部,压电风扇驱动模块8位于机箱外部,两者之间通过穿墙密封连接器10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机箱内外的全密闭设计。
其中,所述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的叶片17,设置为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叶片,两组叶片的偏摆方向相反,用以减少叶片引起的共振。
其中,所述风道机箱6内部采用隔舱设计,用于实现VPX模块贴壁设计,降低传导热阻。
其中,两个对扇式压电风扇模块5位于风道机箱6的左右两侧,采用嵌入式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