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驱动的无人机风扰模型在线风扰估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293.8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凯;殷煜涵;赵欣悦;李若成;刘奇;肖凡;吕京硕;方浩;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驱动 无人机 模型 在线 估计 方法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无人机风扰模型在线风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构建风扰估计器:将不同的风扰环境定义为不同的风扰任务,针对不同的风扰任务构建底层参数共享HPS框架,所述HPS框架的底层为共享层,顶层为单线性层;其中所有的风扰任务在底层参数共享,在顶层参数独立;
所述共享层采用神经网络结构,共享层以风扰下无人机的状态数据作为输入,输入的状态数据经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每个采样时间点下的神经网络特征量;共享层的输出为神经网络特征量;
所述单线性层以所述神经网络特征量为输入,对神经网络特征量进行线性组合,单线性层的输出为风扰估计结果;
步骤二:利用训练数据针对所构建的风扰估计器中的共享层进行离线训练;
步骤三:将步骤二训练好的风扰估计器部署到无人机上,获取所述无人机的实时状态数据,利用实时状态数据对风扰估计器中的单线性层进行在线训练,获得自适应的风扰估计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利用训练数据针对所构建的风扰估计器中的共享层进行离线训练,具体为:
第一步、针对共享层所采用的神经网络结构,设置神经网络结构的超参数,所述超参数包括架构、学习率、批大小和最大迭代次数;
第二步、随机初始化共享层盛景网络结构的参数Θ;
第三步、记录当前共享层的神经网络结构的参数Θ;
第四步、针对每个风扰任务的数据集,执行下面的过程,获得共享层神经网络结构的:
S401、将共享层神经网络结构的参数重设为步骤三中的Θ值;
S402、在任务数据集Di中抽取一批数据di用于当前的训练;
S403、将数据集的N个无人机状态数据s1,s2,...,sN输入神经网络,得到M个神经网络特征k1,k2,...,kM;
S404、运行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对神经网络特征进行线性组合,得到最小残差平方和,作为损失值Ji;利用神经网络训练优化器Adam,根据损失值运行反向传播算法,对网络共享层神经网络结构的参数Θ进行更新;
S405、从任务数据集Di中抽取测试集ti,和di进行相同的步骤S403~S404,并记录共享层神经网络结构的参数变化量ΔΘi;
第五步、根据公式Θ=Θ+β∑ΔΘi进行网络共享层参数的更新,其中β为设定的更新系数;
第六步、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大于则返回第三步;否则结束训练,并保存共享层神经网络结构的所有参数,即为优化后的共享层参数Θ*,即建立了风扰估计器中共享层的神经网络特征模型k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实时状态数据对风扰估计器中的单线性层进行在线训练,采用的是批量最小二乘算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实时状态数据对风扰估计器中的单线性层进行在线训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时刻t的无人机的实时状态量,运行共享层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特征向量φ(t):
其中分别为t时刻的第1~第m个神经网络特征;
更新t时刻的两个中间变量Q(t)和K(t):
K(t)=Q(t)φ(t)
其中P(t)为第三个中间变量的t时刻值,P(t-1)为第三个中间变量的t-1时刻值;
根据上一时刻的顶层参数风扰估计值为
更新顶层参数更新律为:
其中ad(t)为t时刻的实际风扰量;
更新中间变量P(t),为下一次递推运算做准备:
利用以上过程,在单线性层实现对神经网络特征的在线线性组合,实现对风扰的实时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2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