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片状WO3 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9877.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李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2 | 分类号: | C01G41/02;B82Y40/00;C25B11/077;C25B3/07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片状 wo base sub | ||
一种制备片状WOsubgt;3/subgt;的方法及其在电催化转化甲烷为乙醇中的应用,涉及甲烷电催化转化技术领域,首先将WClsubgt;6/subgt;缓慢加入到溶剂中,并剧烈搅拌;然后加入冰醋酸,超声混合后转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片状WOsubgt;3/subgt;。本发明制备的WOsubgt;3/subgt;催化剂表面含有大量氧空位(Wsupgt;6+/supgt;和Wsupgt;5+/supgt;共存)。其对CHsubgt;4/subgt;直接转化为乙醇具有极佳的电催化性能(乙醇选择性98.356%,产率65.3453mmol·gsupgt;‑1/supgt;·hsupgt;‑1/supgt;)。此外,该WOsubgt;3/subgt;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重复且产量高,便于实现量化生产,利用其实现CHsubgt;4/subgt;电催化转化为乙醇的实验条件温和为CHsubgt;4/subgt;直接电催化转化催化剂的商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烷电催化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制备片状WO3的方法及其在电催化转化甲烷为乙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甲烷(CH4)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有机物质,它是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在自然界分布广并且储存量大。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成熟,CH4“燃烧”产生的CO2占到了全球CO2排放量的20~25%,而CH4本身也是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通过研究四亿年前甲烷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证明了甲烷导致地球表面温室效应不断增加。此外,CH4还参与地面臭氧形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将CH4转化为价值更高的液相氧化产物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CH4分子具有极高的C-H化学键能(440KJ/mol),一般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裂解。CH4电催化转化能够利用可再生电能激活CH4 C-H键,在温和实验条件下,实现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液相氧化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9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