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7163.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施发义;欧阳丹;刘向晖;向高;查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10;B01D35/143;B01D35/147;B01D29/60;B01D29/66;B0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黄景辉;蒋雅洁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冷却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该机油冷却器能对冷却液进行过滤,保持冷却液的清洁,设置有流通旁路,在过滤装置堵塞时,能有足够流量的冷却液对冷却器继续冷却。该机油冷却器包括:换热部、过滤装置和流通旁路,换热部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管道和冷却液出口管道;过滤装置设置在冷却液进口管道内,用以过滤冷却液中的杂质;流通旁路与过滤装置并列设置,流通旁路上设置有旁通阀,旁通阀内设置有压力动作部,当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大于预设值时,旁通阀打开,冷却液经流通旁路进入换热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用于冷却机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冷却不及时,会导致发动机内的部件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部件变形、甚至是损坏,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在发动机内的高速运转的部位设置有机油,机油作为润滑介质的同时,也起到冷却的作用,发动机一般还设置有机油冷却器,从而实现对发动机机油的冷却,以保证发动机机油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机油过高导致机油劣化,有效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
由于发动机内的高速运转的运动副在相对运动时会产生金属颗粒,金属颗粒随机油在运动副的表面摩擦会加快部件的损耗,所以目前一般都会在机油侧设置油滤以保持机油的清洁。但是,在更换或添加冷却液时,也有可能会使杂质进入冷却液内;或者冷却液的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分解杂质进入冷却液内,含有杂质的冷却液在运行时会对冷却器的换热部造成冲蚀,长时间冲蚀会导致冷却器的冷却液侧和机油侧贯穿,造成油水混合,损坏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设置有过滤装置,能对冷却液进行过滤,能保持冷却液的清洁,并且设置有流通旁路,在过滤装置堵塞时,能有足够流量的冷却液对冷却器继续冷却,将发动机机油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换热部、过滤装置和流通旁路;换热部用于冷却机油,换热部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管道和冷却液出口管道,冷却液和机油在换热部内完成热量交换,从而对机油进行冷却;过滤装置设置在冷却液进口管道内,用以过滤冷却液中的杂质;流通旁路与过滤装置并列设置,并且在流通旁路上设置有旁通阀,旁通阀内设置有压力动作部,压力动作部设置有预设值,当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大于预设值时,压力动作部动作,旁通阀打开,冷却液经流通旁路进入换热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油冷却器,通过在冷却液进口管道上设置过滤装置,对进入换热部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将杂质截留在过滤装置上,清洁的冷却液进入换热部内对机油进行冷却,避免了冷却液内的杂质对换热部的冲蚀,能使换热部保持较长时间的正常运行。当过滤装置堵塞时,流经过滤装置的冷却液的流量随之减小,随着过滤装置堵塞程度增大,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会随之增大,进而流入换热部的冷却液会不满足换热部的冷却要求。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与过滤装置并列设置有流通旁路,流通旁路设置有旁通阀,这样能保证在过滤装置堵塞到一定程度,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大于预设值时,旁通阀会打开,冷却液可以经流通旁路进入换热部,能保证进入换热部的冷却液的流量满足冷却要求。
进一步地,流通旁路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冷却液进口管道上,并且,流通旁路的进口设置在过滤装置的上游,流通旁路的出口设置在过滤装置的下游。
进一步地,流通旁路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以检测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当过滤装置两侧的压差大于预设值时,传感器发出过滤装置堵塞信号至处理器。
进一步地,传感器与旁通阀连接,当旁通阀打开时,传感器与旁通阀断开连接,传感器发出过滤装置堵塞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7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