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碳表面进行硫掺杂磷修饰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4094.8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明;涂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4/38;H01M4/48;H01M4/46;H01M4/04;H01M10/0525;H01M10/054;H01M4/13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进行 掺杂 修饰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在碳表面进行硫掺杂磷修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硫源材料与磷源材料混合,形成硫掺杂的磷硫混合材料,接着,将所述磷硫混合材料与具有碳基表面的原料这两者的混合物在300-6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即可得到表面修饰有硫掺杂磷界面层的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磷硫混合材料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硫元素与磷元素两者质量之和的0.01%~50%;硫掺杂能够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提高磷元素在碳基表面的沉积效率、均匀度和环境稳定性,相应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硫掺杂磷界面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碳基表面的原料,其碳基表面具体是来自硬碳、软碳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为硬碳;更优选的,所述具有碳基表面的原料具体即为硬碳、软碳中的至少一者,或者是被碳基表面包裹的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具体为石墨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铝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硫源材料与磷源材料的混合是通过机械研磨处理实现的;
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450℃;
所述磷硫混合材料中,硫元素的质量优选占硫元素与磷元素两者质量之和的0.1%~30%,更优选为1%;
所述硫源材料为硫脲、硫化聚丙烯腈、硫单质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硫单质;
所述磷源材料为红磷、黑磷、紫磷、蓝磷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红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在制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对于相应得到的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同时包括内部活性物质、外部硫掺杂磷的界面层,其中,内部活性物质为硬碳、软碳中的至少一者;
或者,同时包括内部活性物质、用于形成含碳表面的物质、外部硫掺杂磷的界面层,其中,内部活性物质具体为石墨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铝基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形成含碳表面的物质为硬碳、软碳中的至少一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的负极材料中,硫掺杂磷界面层的质量百分占比为0.1%~20%,优选0.5%~15%,最优选为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为石墨材料或硅基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是由单质硅、氧化亚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性物质具体为硅基材料时,硅基材料与用于形成含碳表面的物质的质量比为(9.9:0.1)~(0.2:9.8),优选为(9.5:0.5)~(1:9),更优选为7:3;
当所述活性物质具体为石墨材料时,石墨材料与用于形成含碳表面的物质的质量比为(9.99:0.01)~(0.1:9.9),优选为(9.95:0.05)~(1:9),更优选为9:1。
8.一种复合负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应用得到的负极材料,或是这些负极材料中的多种组合得到的混合负极材料;
该复合负极电极的组成还包括导电剂和粘结剂;
优选的,导电剂为Super P,粘结剂为聚丙烯酸;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8~9.8):(0.1~1):(0.1~1);更优选的,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三者在复合负极电极中的质量百分占比分别为95wt%、2.5wt%、2.5wt%。
9.一种碱金属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复合负极电极;该碱金属离子电池具体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钾离子电池;
优选的,所述碱金属离子电池具体为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电极及复合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是由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锰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酸锂、磷酸钒锂、磷酸锰锂、磷酸钴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0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