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检测试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2743.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康禹;薛勇彪;邵长君;王建;楚亚男;陈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34;C12Q1/6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检测 试剂 及其 应用 | ||
1.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捕获探针、催化探针簇和TMSD反应探针组;
所述捕获探针固定于固定相,特异性识别待测物;
所述催化探针簇包括靶向片段和催化探针,所述靶向片段特异性识别待测物,其中:
靶向片段和催化探针的末端皆修饰有丙烯酰胺基,与丙烯酰胺单体或双丙烯酰胺聚合成凝胶微珠探针簇;
或者,主干单链DNA的两端分别连接靶向片段和微球,催化探针与主干单链DNA杂交形成枝状探针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探针的长度为20~40bp,所述催化探针中的靶向片段的长度为20~40bp,所述捕获探针在待测物上的识别位点与催化探针中的靶向片段的识别位点间隔30~200b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相包括孔板、磁珠或色谱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微珠探针簇中,催化探针的长度为30~50bp,所述靶向片段和催化探针的摩尔比为1:(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枝状探针簇中,
所述主干单链DNA的结构,由固定端至游离端依次包括与微球表面结合的分子、linker、(ployT或ployA、隔离区片段、催化探针C端互补片段)n、ployT或ployA和所述靶向片段;
所述催化探针的长度为30~50bp,其中一端的10~20bp的片段与主干单链DNA杂交。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每个主干单链DNA分子与2~100个催化探针杂交,主干单链DNA的结构中n=2~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TMSD反应探针组包括:FH1探针、FH2探针、SH1探针和SH2探针;
其中FH1探针、FH2探针、SH1探针和SH2探针均为发夹结构,且SH1探针和SH2探针的末端皆与有色微球相连。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探针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微珠探针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末端修饰丙烯酰胺基的靶向片段和末端修饰丙烯酰胺基的催化探针与丙烯酰胺单体和双丙烯酰胺混合后,在胱胺的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获得凝胶微珠探针簇。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探针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状探针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连接有靶向片段的主干单链DNA与微球连接后,与催化探针杂交,获得枝状探针簇。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组合在制备核酸分子检测的试剂中的应用。
11.一种分子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组合。
12.一种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试剂进行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捕获探针和催化探针簇与待测物混合,富集捕获探针后,使催化探针释放,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TMSD反应探针组进行TMSD反应;
所述待测物中存在靶标,则捕获探针和催化探针簇通过靶标形成复合物,富集到的捕获探针中连接有催化探针簇,释放其中的催化探针后,能够与TMSD反应探针组进行反应,产生凝聚,
所述待测物中不存在靶标,则捕获探针和催化探针簇皆不能与靶标结合,富集到的捕获探针中不存在催化探针,不能与TMSD反应探针组进行反应,不产生凝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27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